[发明专利]一种CdTe量子点荧光三氟氯氰菊酯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4191.7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4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卫潇;郝桐帆;李洪吉;徐叶青;卢凯;周志平;闫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 | 分类号: | C08F292/00;C08F220/56;C08F222/14;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氟氯氰菊酯 印迹聚合物 光学检测 荧光分子 传感器 荧光 修饰 印迹 制备 可聚合型表面活性剂 分子印迹传感器 氮气保护条件 环境功能材料 制备技术领域 光学稳定性 前驱体溶液 制备前驱体 自由基聚合 合成荧光 回流反应 快速识别 通氮除氧 荧光载体 巯基乙酸 氯仿 沉淀 合成 合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CdTe量子点荧光三氟氯氰菊酯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环境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前驱体NaHTe溶液;然后将前驱体溶液注入到通氮除氧的有巯基乙酸存在的CdCl2·2.5H2O水溶液中,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回流反应,得到不CdTe量子点;然后利用可聚合型表面活性剂OVDAC将CdTe量子点转相到氯仿相中,得到OVDAC修饰的CdTe量子点;最后,利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以OVDAC修饰的CdTe量子点为荧光载体的CdTe量子点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于光学检测三氟氯氰菊酯;本发明解决了水相CdTe量子点利用自由基聚合合成荧光分子印迹传感器的难题,利用本发明获得的CdTe量子点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光学稳定性,能实现快速识别和光学检测三氟氯氰菊酯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dTe量子点荧光三氟氯氰菊酯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环境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菊酯类农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性杀虫剂,具有速效、无臭、低毒、触杀作用强和残效时间长等特点。结构上与天然除虫菊素类似,除对140多种害虫防治有特效外,有些菊酯类农药还对地下害虫和螨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广泛应用于防治茶树、蔬菜、果树、棉花、花卉害虫,我国菊酯类农药施用面积已占杀虫剂总施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起初菊酯类农药一直被认为是毒性较低、无蓄积性的新型安全农药,但后来人们发现由于菊酯类农药在环境中大量残留,对水体生态系统有严重的危害,而且对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同时菊酯类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将使多种害虫产生抗药性,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和功能破坏。目前,对环境中菊酯类农药残留的监控分析、迁移、细菌抗药性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环境化学家关注的热点,如美国环境保护局已将环境中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最大值限定为0.05 μg/g。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主要使用色谱法,如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法。色谱法具有高的回收率、好的重现性和较低的检出限,但需要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常用的样品前处理的方法有溶剂萃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和固相萃取技术等。这些方法虽然各有独特优点,但也各有其局限性。如溶剂萃取技术大量使用有机溶剂,易产生二次污染;超临界萃取虽然具有容易实现溶剂与目标物分离、无污染的优点,但是操作复杂、成本费用高;膜分离技术存在膜的堵塞问题;固相萃取技术常用的吸附剂选择性较差。因此,针对环境中成分复杂、性质相似和含量偏低的菊酯类农药残留,建立和完善快速、灵敏和选择性的分析检测方法是做好菊酯类农药残留监控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基于荧光探针的荧光分析法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欢迎,建立的荧光分析方法已广泛用于测定无机物、有机物及生物大分子。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仪器结构相对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但由于能发射出荧光的物质数量不多,那些不能发射荧光的物质常需要与一些荧光配合物或荧光探针等结合才能进行分析测定,从而限制了荧光分析法的直接使用。量子点,作为一类理想的探针,它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量子点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光学可调、表面易于修饰和表征简单等优点,已经在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有机染料分子,量子点具有发光效率高、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狭窄而对称、单一激发波长可同时激发不同大小的量子点、光稳定性好等许多优良的光学特性。将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用于传感分析的研究正在逐年增加,同时随着高性能量子点的制备以及表面修饰技术的逐步完善与成熟,使量子点荧光分析的检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量子点的特异选择性还有待提高,尤其对于结构和性能类似物的测定其选择性还不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41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果酚醛缩乙二胺锌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吸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