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可调节产水量T型多效蒸馏水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23237.3 | 申请日: | 2015-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3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虎;杨正龙;刘振宇;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金诺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调节 产水量 型多效 蒸馏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造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体式可调节产水量T型多效蒸馏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多效蒸馏水机通常由两个或更多蒸发热交换器、分离装置、预热器、两个冷凝器、阀门、仪表和控制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让经充分预热的纯化水通过多效蒸发和冷凝,排除不凝气体和杂质,从而获得高纯度的注射用水。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对原水中不发挥性的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悬浮物、胶体、细菌、病毒、热原等杂质有很好的去除作用。目前国内市面使用现有多效蒸馏水机均为固定产量的工业设计,根据蒸馏水储罐满状态时停机,下降到一定液位时重新启动设备制水。每次重新启动设备时要完成一系列的预热,冲洗,消毒等工序。
此设备技术大大损耗了能源和时间。并且长时间停机过程中的细菌滋生和积水冷凝也很难很有效的控制。频繁启停设备也对设备和各个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都产生了影响。并且大部分厂家采用的S型多效蒸馏水机的内部设计和对热原的分离控制,均存在一定的不完善和风险。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体式可调节产水量T型多效蒸馏水机;其保证制备高品质合格注射水的前提下,解决了其他设备频繁启停过程中能源损耗,风险难控制等问题。一体式设计,更有运输方便、集中排污、接口明确、电气完整联动和很好控制联结部分的死管路等好处。对设备进行创新式的改进和完善;很好的提高了对注射用水制备的品质和对热原的分离控制。
(二)技术方案
一体式可调节产水量T型多效蒸馏水机,其特征是:包括:T型多效蒸馏水机、蒸馏水储罐和蒸馏水输送分配系统三大部分,各部分通过通水管道连接;所述的T型多效蒸馏水机包括6组热交换机构和1组内置式热交换器组成;所述的6组热交换机构通过通水管道逐级串联;所述的热交换机构包括蒸发柱、热交换器、分离装置、冷凝器、预热器、阀门、仪表和控制部分组成;所述的热交换器、分离装置、冷凝器设置在蒸发器的内部;所述的1组内置式热交换器上设置有一个过滤器,其是由两个内置式热交换器通过通水管道串联而成的,其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蒸馏水出水口设置有温度电导探头和排水阀;所述的蒸馏水储罐的前端设置有进水阀,设置在进水管道上,在蒸馏水储罐的底部设置有液位探头,在蒸馏水储罐的出水口设置有输送泵,通过管道与车间用水点连接;所述的输送泵设置有变频器;所述的车间用水点并不是末端,其通过管道连接到蒸馏水储罐的顶端进水口,使用水节点与蒸馏水储罐形成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6组热交换机构中分别包括第一组热交换机构、第二组热交换机构、第三组热交换机构、第四组热交换机构、第五组热交换机构和第六组热交换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组热交换机构设置有工业蒸汽进口管道和工业蒸汽出口管道;在工业蒸汽进口管道上设置有工业蒸汽调节阀和安全阀;在安全阀的后端设置一根连接管道与第一组热交换机构的蒸发柱连接,在这根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工业蒸汽压力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蒸发柱内部的热交换器、分离装置、冷凝器,所述的冷凝器是采用的是胀管,其双管板的设计,不用焊接;所述的热交换器设置有给水分配盘,促成降膜闪蒸;所述的分离器包括第一级分离、第二级分离和第三级分离;其中第一级分离为降膜闪蒸分离,第二级分离为180度折返的重力分离,第三级分离为卫生型螺旋离心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组热交换机构蒸发柱设置有不凝性气体排放口和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六组热交换器中的蒸汽柱的底端设置有一根管道连接至第一组热交换器的蒸汽柱,使其形成回路;在此管道上设置有浓缩水排放口。
进一步的,内置式热交换器上设置有纯化水进水口,通过纯化水进水管道与内置式热交换器连接;在纯化水进水管道上设置有进料水调节阀。
进一步的,内置式热交换器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通过冷却水进水管道与内置式热交换器连接;在冷却水进水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和流量计,在冷却水排水管道上设置有一冷却水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管道是采用316L不锈钢的材质制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金诺制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淮安金诺制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3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