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数据加密存储与交换系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0832.1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4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魏腾雄;苏武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天地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数据 加密 存储 交换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构建数据加密存储与交换系统的方法,是构建一个包括控制中心、交互终端和交互介质的系统;进入系统的交互终端能够向所述交互介质写入数据并能够从所述交互介质读出数据;所述进入系统的交互终端与所述控制中心采用双向高速通信通道相连接,所述控制中心对所述进入系统的交互终端的数据处理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交互终端初次进入系统时,控制中心根据预置的验证方式对交互终端的真实身份进行验证:
当交互终端在系统内进行数据加密存储与交换时,所述控制中心记录该交互终端进入和离开系统的时间、该交互终端进行数据加密存储与交换时信息记录的编码方式及该交互终端的物理地址;所述控制中心并将这些记录的内容作为验证信息存储到交互终端的指定存储区域和系统的数据中心内;
当交互终端再次进入系统时,所述控制中心从交互终端的指定存储区域中读取之前控制中心所记录的验证信息,同时,所述控制中心从系统的数据中心内读取出与之相对应的验证信息;
所述控制中心将交互终端的验证信息和数据中心内存储的验证信息进行比对,如果不相符,则阻止该交互终端进入系统进行数据加密存储与交换,如果相符,则允许该交互终端进入系统按约定的数据编码格式进行数据加密存储与交换;
所述控制中心从系统的数据中心内读取出与之相对应的验证信息是通过对验证信息中的时间信息和物理地址信息进行综合搜索,从而查找出系统的数据中心中存储的该交互终端的验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数据加密存储与交换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包括一个中心系统区域和多个各地区域中心;所述中心系统区域与多个各地区域中心之间采用双向高速通信通道相连接;每一个各地区域中心分别与多个交互终端通过双向高速通信通道相连接;所述各地区域中心将交互数据备份传输至系统的数据中心内;由中心系统区域对交互数据进行归类编辑,作为搜索验证信息的依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建数据加密存储与交换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地区域中心通过系统软件规定的程序设定该区域内的交互终端进行交互时的编码格式和存储方式,使每一区域每一层次,在同一时间的编码格式和存储方式具有一定的确定性;所述各地区域中心将各自的设定方式上传至系统的数据中心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数据加密存储与交换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记录验证信息的方式是根据交互介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所述记录方式须按照一定编码记录在控制中心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构建数据加密存储与交换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介质为IC卡或射频卡时,控制中心记录验证信息的方式是采用不同的频率进行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构建数据加密存储与交换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记录验证信息的方式是不同地区的交互终端采用不同的频率进行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数据加密存储与交换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将交互终端的验证信息和数据中心内存储的验证信息进行比对,如果不合格,交互终端还将记录该交互终端上的交互介质的各项基本信息,并上传至控制中心,防止其进一步入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数据加密存储与交换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终端初次进入系统时的真实身份信息验证包括电子手段的注册验证和/或身份证明信息的验证和/或企业代码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天地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天地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08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