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20331.3 申请日: 2015-03-19
公开(公告)号: CN104721741A 公开(公告)日: 2015-06-24
发明(设计)人: 毕旻生 申请(专利权)人: 济南鸿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9/14;A61P7/02;A61K35/655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虚寒型 血栓 静脉炎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的同时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和深静脉。血栓可以引起炎症,炎症也可以引起血栓,两者互为因果。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临床特点为: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索条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病理病因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表静脉或下肢深静脉。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攻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偶可因血栓脱落而造成肺栓塞。静脉输入强刺激性、高浓度药物或使用时间较长,损伤静脉内皮细胞;浅表静脉曲张、血液淤滞;肥胖、吸烟、外伤造成静脉内皮损伤;细菌感染等。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状硬条或串珠状硬结,全身反应不明显。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受潮湿等,较常见是各种外科手术后引发。

症状体征

临床特点为患部肿胀、疼痛,站立或劳累加重,患部皮色加深、皮温升高。其病机为湿热下注,气血瘀阻和气血失和而致。单侧发病时、左侧多于右侧。发病时,浅静脉为一硬索条,可有自发痛。触痛或牵拉痛,一般称为“脉痹”;沿浅静脉走行及其周围组织突发色红、肿胀、灼热、疼痛,待红肿疼痛渐消后,局部可触及硬条索状物,且伴有色素沉着,或有微热和轻痛,属静脉曲张并发者,多称为“恶脉”;无静脉曲张病史者,可称为“血瘀”。

通过西医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不能改善人体的内环境,致使血栓消退之后,有复发之征象,治疗时应用的抗凝剂使病人出现内出血危险;手术后不免使用抗生素造成肝肾毒性等危害。西医治疗不仅存在副作用,且治疗成本高。

血栓性静脉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脉痹”、“胸痹”等范围,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胆湿热,外伤、染毒,经脉创伤,气血淤滞,或输血、输液,脉络受损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淤,脉道阻塞而发本病。中医将血栓性静脉炎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虚寒型:症状多见患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同时伴有疲乏感,局部胀紧压迫感,间歇性跛行。

湿热型:表现为患肢怕冷、疼痛常为游走性。行走时酸胀、沉重、乏力。下肢常出现条索状肿块活结节,红肿热痛,患肢多有浮肿。

淤滞型:表现为患肢怕冷,触之冰凉,疼痛呈持续性,皮色紫红、暗红或青紫色,肢端皮肤有瘀点、瘀斑。

  热毒型:表现为患肢指趾剧痛,昼轻夜重,肢体局部红肿,喜凉怕热,体温高,大便干等。

中医药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增强机体防御病邪的能力,固护正气,通过辨证论治,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疗程较短,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以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为原则,兼以疏肝理气,主治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制作工艺简便,毒副作用小且给药方便,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科学配伍,具有疗效确切、治愈时间短、不易复发等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列当、菟丝子、何首乌、紫梢花、肉桂、独一味、大雪藤、伸筋草、三棱、苏木、马蹬草、油菜子、陆英、藏红花、红榔木、两面针、仙桃草、牛马藤、莪术、川芎、赤芍、倒扣草、紫草茸、独活、吴茱萸、安息香、枇杷核、玳玳花、大山黧豆、乌药、枸橘、娑罗子和甘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鸿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鸿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0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