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优化计算机硬件使用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20017.5 | 申请日: | 2015-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2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B·A·贝克;M·德塞萨里斯;J·R·汉米尔顿;D·W·奥利弗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企业解决方案(新加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 代理公司: | 11256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茂华;陈颖<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填充 中央 处理 单元 cpu 插槽 计算 系统 优化 计算机硬件 使用 | ||
在包括多个填充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插槽的计算系统中优化计算机硬件使用,包括:由插槽配置模块确定在计算系统的操作期间将被利用的CPU的数目;由插槽配置模块确定与每个可用的CPU相关联的性能特性,与每个可用的CPU相关联的性能特性包括描述被耦合至可用的CPU中的一个或者多个CPU的诸如存储器设备、输入/输出(‘I/O’)设备和其他下游设备的计算设备的信息;以及由插槽配置模块根据与每个可用的CPU相关联的性能特性和预定的性能策略来选择目标CPU以用作引导CPU。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是数据处理,或者,更具体地,是用于在包括多个填充(populated)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插槽(socket)的计算系统中优化计算机硬件使用的方法、装置和产品。
背景技术
现代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多个计算机处理器,诸如多个CPU。每个CPU可以被包括在CPU插槽中。在一些计算系统中,CPU中的一个或者多个CPU可以不作为CPU,一个或者多个CPU可以作为故障转移CPU而不是主引导CPU,或者计算系统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并非所有的CPU都被利用。在多插槽系统中被选择为活跃的CPU经常是基于顺序的插槽标识符分配的。例如,在插槽0、插槽1、插槽2和插槽3中的CPU可以是活跃的,而在插槽4和插槽5中的CPU可以是非活跃的。此外,将被用来引导计算系统的CPU也可以基于插槽标识符来指定,使得将利用插槽0中的CPU来引导计算系统。这样,在不考虑个体CPU或者CPU的特定组合的相关的性能能力的情况下,插槽标识符的指定被用于标识活跃的CPU和引导CPU。
发明内容
在包括多个填充的CPU插槽的计算系统中优化计算机硬件使用,包括:由插槽配置模块确定在计算系统的操作期间将被利用的CPU的数目;由插槽配置模块确定与每个可用的CPU相关联的性能特性;以及由插槽配置模块根据与每个可用的CPU相关联的性能特性和预定的性能策略来选择目标CPU以用作引导CPU。
从如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以下更详细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前述和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将是明显的,其中相似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相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图1阐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在优化计算机硬件使用中有用的示例计算机的自动计算机器的框图。
图2阐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示用于在包括多个填充的CPU插槽的计算系统中优化计算机硬件使用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3阐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示用于在包括多个填充的CPU插槽的计算系统中优化计算机硬件使用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4阐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示用于在包括多个填充的CPU插槽的计算系统中优化计算机硬件使用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开始,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包括多个填充的CPU插槽的计算系统中优化计算机硬件使用的示例方法、装置和产品。图1阐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在优化计算机硬件使用的过程中有用的示例计算机(152)的自动的计算机器的框图。图1的计算机(152)包括至少一个计算处理器(156)或者‘CPU’以及通过高速存储器总线(166)和总线适配器(158)被连接至处理器(156)和计算机(152)的其他组件的随机存取存储器(168)(‘RAM’)。尽管在图1中未图示,但在图1中描绘的计算机(152)可以包括多个填充的CPU插槽。每个CPU插槽可以被具体化为提供处理器(156)和印刷电路板(‘PCB’)之间的机械的和电连接的机械组件。当CPU被安装在CPU插槽内时,CPU插槽是‘填充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企业解决方案(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联想企业解决方案(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00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