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承载桥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9391.3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3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刚;郭春雷;章健国;白大伟;王洪伟;陈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52 | 分类号: | B60G17/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型载货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承载桥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重型三轴或四轴载货汽车,空载时可以将其一根承载桥提升起来,三轴载货车变成两轴车;四轴载货车若提升一根或两根承载桥,则变成三轴车甚至两轴车,可以减小整车阻力,使空载时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满载时,将承载桥放下,从而增加整车的承载能力。由于空气悬架具有较好的减振和承载性能,承载桥的承载和提升多数采用空气悬架,其中,带有提升功能的空气悬架可以根据车辆载荷情况提升或降落承载桥,从而使整车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承载性能。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1、电磁阀2、储气筒3、支撑气囊4、提升气囊5、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7和高度传感器8,其中,支撑气囊4通过电磁阀2的第一通路与储气筒3相连,提升气囊5通过电磁阀2的第二通路与储气筒3相连,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在同一时刻一个导通、一个关闭,第一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支撑气囊4上,第二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提升气囊5上,而支撑气囊4和提升气囊5都安装在承载桥和车辆车架之间,高度传感器8设置在与被提升的承载桥相邻的不能被提升的承载桥(例如驱动桥)上,通过感应其载荷变化情况,对提升高度进行检测,电磁阀2、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7和高度传感器8分别与ECU 1相连。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通过线条的虚线或实线加以区分,实线表示气路连接,虚线代表电路连接。该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由于采用较为精密的ECU 1、电磁阀2和高精度的传感器,导致成本较高,当电子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必须采用专用的诊断仪器才能进行故障诊断,不便于进行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桥控制系统,制造成本低、出现故障后,易于进行诊断、维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承载桥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感载阀、第一截止阀、第一可控阀、第一提升气囊、第一承载气囊、缓冲器和储气筒;所述缓冲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感载阀的控制口相连,所述缓冲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控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可控阀的另一端和所述储气筒相连,所述第一感载阀的出气口分别和所述第一承载气囊、以及所述第一截止阀的控制口相连,所述第一截止阀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一提升气囊相连,所述第一截止阀的进气口和所述储气筒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可控阀、第二截止阀、第二承载气囊和第二提升气囊;所述第二可控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感载阀相连,所述第二可控阀的另一端分别和所述第二承载气囊以及所述第二截止阀的控制口相连,所述第二截止阀的进气口和所述储气筒相连,所述第二截止阀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提升气囊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可控阀、第二感载阀、第二截止阀、第二承载气囊和第二提升气囊;所述第二感载阀的控制口和进气口分别与所述储气筒相连,所述第二感载阀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可控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可控阀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承载气囊和所述第二截止阀的控制口相连,所述第二截止阀的进气口和所述储气筒相连,所述第二截止阀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提升气囊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可控阀和所述第二可控阀都为手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可控阀和所述第二可控阀都为电磁阀。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可控阀相连的第一操作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阀相连的第二操作开关。
优选地,所述第一可控阀和所述第二可控阀中一个为手控制阀,另一个为电磁阀。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电磁阀相连的操作开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桥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感载阀、第一截止阀和第一可控阀的配合,控制第一提升气囊和第一承载气囊充气或放气,从而实现对承载桥的提升、下降、正常行驶等相关控制,该承载桥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出现故障后,能够方便地进行诊断和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桥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承载桥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9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设备,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空调设备
- 下一篇:横置多片板簧带转向前桥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