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海藻酸钙小球调节细菌纤维素结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6588.1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1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衡;朱春林;杨加志;陈春涛;黄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荣之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C12R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朱显国 |
地址: | 210034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海藻 小球 调节 细菌 纤维素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海藻酸钙小球调节细菌纤维素结构的方法,属于生物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是由多种微生物分泌合成的一种胞外多糖,静置条件下培养,会在培养液-空气表面形成一种水凝胶膜。BC与植物纤维素(Plant cellulose,简称PC)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成分,但相比于PC,BC具有一些优越的性能,如拉伸强度高,纯度高,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三维纳米网络结构。
基于BC的优良性能,BC已作为再生组织用于人造皮肤、血管移植等。但BC的纤维网络尺寸过小,使哺乳动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不能渗透生长进入BC内部,限制了BC在组织工程材料上的应用。目前已发展多种提高细胞孔隙率,改变细胞空洞结构的方法,多种文献均有报道(1Baah-Dwomoh A, Rolong A, Gatenholm P, et al.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to introduce pores in bacterial cellulose scaffold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ppl Microbial Biotechnol, 2015:1-10. 2Yin N, Stilwell M D, Santos T M A, et al. Agarose particle-templated porous bacterial cellulos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artilage growth in vitro. Acta biomaterialia, 2015, 12:129-138. 3 Andersson J, Stenhamre H, B?ckdahl H, Gatenholm P. Behavior of human chondrocytes in engineered porous bacterial cellulose scaffolds.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A, 2010, 94A:1124–1132.),如发酵过程中掺入石蜡小球、淀粉颗粒及琼脂小球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石蜡不易除去,反复处理会对已形成的孔洞结构造成破坏,淀粉颗粒会发生沉淀,制孔效果不明显,琼脂小球不易灭菌,BC培养过程存在染菌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调节细菌纤维素三维结构的方法。
本发明的原理是: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 RZS.1,简称A. xy RZS.1)是一种严格好氧菌,是BC生产的模式菌株。本发明中使用A. xy RZS.1,通过静态培养,获得正在生长的BC膜,向BC膜上铺撒海藻酸钙小球,利用A. xy RZS.1的好氧性及对营养的趋向性,细胞会穿过海藻酸钙小球向空气界面渗透移动,在随后合成BC的过程中,会将海藻酸钙小球包裹进纤维素网络结构中。由于通过静电纺丝条件的改变,调节海藻酸钙小球的大小,且获得的小球尺寸均一,这样可以制备不同孔径结构的BC。海藻酸钙小球是由钙离子交联的多糖,易于去除,在后处理的过程中不会对已调节形成的三维结构造成明显的影响。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利用海藻酸钙小球调节细菌纤维素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分别配制5-30 g/L的海藻酸钠溶液和10-100 g/L氯化钙溶液(氯化钙用作交联剂),控制流速5-20 ml/h、电压4-20 kV,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海藻酸钙小球,将小球固定化2-36 h后,115-121℃灭菌15-30 min,冷却至室温,备用;
第二步:木醋杆菌进行种子扩增培养;
第三步:制备发酵液;
第四步:接种后,在25-32℃条件下进行静态培养,静态培养1-5天后,在已形成的细菌纤维素凝胶表面均匀铺撒上海藻酸钙小球,继续静态培养;
第五步:静态培养结束后,取出上层膜,用0.1-1mol/L EDTA溶液溶解海藻酸钙小球;
第六步:去除残留的细胞及发酵液,用去离子水冲洗BC膜至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荣之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荣之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65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