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动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16546.8 | 申请日: | 2015-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8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亮;高才坤;赵志勇;张礼兵;冯燕明;陈荣高;丁学智;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65004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土石 连接 结构 动态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单元、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控制器和终端显示电脑;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监测单元、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终端显示电脑相连,用于控制监测单元、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终端显示电脑的工作;所述的监测单元、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终端显示电脑依次相连;
所述的监测单元包括相连接的光纤光栅解调仪和传感单元;所述的传感单元包括多个并联的通道;每个通道设有多个通过光纤串联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所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包括光纤光栅渗压计、光纤光栅界面变位计、光纤光栅土压力计和光纤光栅位移计;
所述的光纤光栅渗压计布置在连接结构的侧坡、上游坡和下游坡,用于监测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渗透压力;
所述的光纤光栅界面变位计布置在连接结构的侧坡、上游坡和下游坡,用于监测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接触面脱空、顺坡向和水平向的剪切变形;
所述的光纤光栅土压力计布置在连接结构的侧坡、上游坡和下游坡,用于监测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坡面上的正向土压力分布;
所述的光纤光栅位移计布置在连接结构的侧坡,用于监测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水平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单元依次通过终端分线盒及尾纤与光纤光栅解调仪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设有多个通过单模单芯光纤串联的光纤光栅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设有6-8个通过单模单芯光纤串联的光纤光栅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可通过耦合器按比例将该通道的带宽进行分配,分配成若干个并联的支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耦合器为一分二耦合器。
7.一种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动态监测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动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工程特点及地质条件确定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重点监测部位和监测项目;
步骤(2),按照步骤(1)确定的重点监测部位和监测项目,布设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动态监测系统;
步骤(3),数据采集、传输及分析:通过监测单元采集到的数据,经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中,并将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动态监测信息显示在终端显示电脑上;
步骤(4),根据步骤(3)监测得到的信息,对混凝土坝与土石坝的连接结构的工作性状进行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65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