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线性导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16487.4 | 申请日: | 2015-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2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A·德鲁皮;F·S·G·通代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德拉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29/04 | 分类号: | F16C29/04;E05D15/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蒋旭荣 |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线性 导向 装置 | ||
1.线性导向系统(10),包括导向元件(12)和一个或多个转动体(14),转动体(14)按照线性动作沿着所述导向元件(12)运动并且安装到沿着所述导向元件(12)支撑和运动的结构上,其中每个转动体(14)包括:
-至少一个辊(16)设置有外环(30),外环(30)的表面抵靠在所述导向元件(12)的接触表面(18)上转动;和
-至少一个圆柱形的杆(20),各辊(16)以旋转方式连接到每个杆(20)的第一端,而所述杆(20)的第二端被安装到要运动的结构上,
线性导向系统(10)包括至少一个安全支撑装置(22),该至少一个安全支撑装置安装到支撑和运动的结构和一个或多个转动体(14)上,所述安全支撑装置(22)至少部分包围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动体(14),所述安全支撑装置(22)的特征在于:它包括朝向所述接触表面(18)的一个或多个表面(28),所述安全支撑装置(22)的每个表面(28)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仅每个辊(16)的外环(30)表面的限定部分从所述安全支撑装置(22)的所述表面(28)退出,从而在线性导向系统(10)的正常载荷条件下,安全支撑装置(22)允许辊(16)沿着所述接触表面(18)的正常线性动作,而在载荷高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中,该载荷施加在线性导向系统(10)上以使转动体(14)的至少一个部件遭受损坏,安全支撑装置(22)抵靠在所述接触表面(18)上,在所述接触表面(18)上释放所述载荷,其中安全支撑装置以这样的方式设定尺寸,在线性导向系统(10)的正常载荷条件下,安全支撑装置(22)的表面(28)保持与导向元件(12)的接触表面(18)为预定距离(S),所述预定距离(S)以这样的方式计算,包括以下之间的值:
-当所述接触表面(18)和安全支撑装置(22)的表面(28)接触时,每个辊(16)和相关杆(20)能经受的并且将导致损坏的弯曲极限值或所述杆(20)和所述辊(16)的材料的屈服点,和
-当承载线性导向系统(10)的正常工作载荷时,每个辊(16)和相关杆(20)能经受的最大弯曲值,
所述预定距离(S)使每个辊(16)总是在所述导向元件(12)上通过所述辊(16)的外环(30)的表面和所述接触表面(18)的接触而正常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性导向系统(10),其特征在于,杆(20)的第二端通过安全支撑装置(22)安装到支撑和运动的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性导向系统(10),其特征在于,杆(20)通过叉形连接将其两个端部安装到安全支撑装置(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线性导向系统(10),其特征在于,导向元件(12)包括具有矩形截面的平导轨并且每个辊(16)的外环(30)是圆柱形状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线性导向系统(10),其特征在于,安全支撑装置(22)包括具有矩形截面的棱柱套,辊(16)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圆柱孔(24)安装在该棱柱套内,所述辊(16)的杆(20)容纳在该圆柱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线性导向系统(10),其特征在于,每个辊(16)的外环(30)设置有具有V形截面的管颈(32),而导向元件(12)设置有具有与所述管颈(32)几何形状互补的尖头形接触表面(34)。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线性导向系统(10),其特征在于,安全支撑装置(22)包括棱柱套,棱柱套设置有具有V形凹口(36)的下表面(28),从而所述高于预定阈值的载荷在所述V形凹口(36)和所述尖头形接触表面(34)之间的接触点处释放。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性导向系统(10),其特征在于,杆(20)的第二端从安全支撑装置(22)伸出,以安装到要运动的结构上,并且该第二端设置有螺纹部分,通过螺母(26)依次安装到所述安全支撑装置(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德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纳德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64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