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级燃烧减排NOx技术的分解炉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16169.8 | 申请日: | 2015-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3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 发明(设计)人: | 谢峻林;梅书霞;何峰;金明芳;陈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9/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级 燃烧 nox 技术 分解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分级燃烧减排NOx技术的分解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喷腾炉、位于所述喷腾炉下方的且与所述喷腾炉相连通的涡流预燃室,以及位于所述涡流预燃室下方的且与所述涡流预燃室相连通的下锥体,其中,所述涡流预燃室上设有三次风通道、与其腔室连通的主燃料喷管,以及用于喷入生料的生料下料管,所述下锥体上设有与其腔室连通的分级燃料喷管;所述分级燃料喷管与分解炉内壁面的交点到所述涡流预燃室的底端面上的距离为A,所述下锥体的高度为B,则B/3≤A≤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级燃烧减排NOx技术的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料下料管位于所述涡流预燃室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级燃烧减排NOx技术的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燃料喷管设置有1~4支,沿炉体单层布置或沿炉体双层错位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分级燃烧减排NOx技术的分解炉,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下锥体轴线的面为预设面,所述预设面与所述下锥体轴线的交点为其中点,若设置两支分级燃料喷管,则两支所述分级燃料喷管与分解炉内壁面的交点和其所在预设面的中点之间的连线在同一预设面上的两条投影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至180度;若设置三支分级燃料喷管,则任意两支所述分级燃料喷管与分解炉内壁面的交点和其所在预设面的中点之间的连线在同一预设面上形成的两条投影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90度;若设置四支分级燃料喷管,则任意两支所述分级燃料喷管与分解炉内壁面的交点和其所在预设面的中点之间的连线在同一预设面上形成的两条投影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60度。
5.如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分级燃烧减排NOx技术的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燃料喷管的喷射方向在所述预设面中为逆气流方向设置,所述分级燃料喷管的喷射方向为水平或倾斜向下。
6.如权利要求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分级燃烧减排NOx技术的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燃料喷管与分解炉内壁面的交点和其所在预设面的中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分级燃料喷管的轴线在所述预设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为0至60度;所述分级燃料喷管的轴线与所述预设面之间的夹角为0至45度。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分级燃烧减排NOx技术的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料喷管位于所述涡流预燃室的顶部或侧面。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分级燃烧减排NOx技术的分解炉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经分级燃料喷管所喷入的燃料量占分解炉中总燃料量的比例为2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61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机台车耐高温橡胶柔性密封滑道
- 下一篇:隧道窑吊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