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视显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16057.2 | 申请日: | 2015-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2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谈顺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慧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转换系统 信号生成系统 全息投影系统 目标图像 显示系统 主机端 平视 外部设备 全息图数据 控制信号 目标图案 全息投影 全息转换 完成信号 无线方式 信号发送 输出 全息图 转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视显示系统,其包括全息投影系统、图像转换系统、信号生成系统,全息投影系统、图像转换系统、信号生成系统三者之间相互连接;图像转换系统将信号生成系统生成的目标图像转换为全息图并输出至全息投影系统;信号生成系统生成目标图像并输出至图像转换系统。本发明利用外部设备完成信号获取生成,目标图案生成及全息转换工作,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全息图数据及控制信号等其它信号发送至全息投影主机端,主机端只负责接受及显示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视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平视显示系统大多采用LED+LCD的显示方案,光效低,亮度低,成本高,体积大。全息投影的方案具有光效高,亮度高,体积小等优势。文献中公开的全息投影方案分成使用预存图片的方式或者实时计算的方式。使用预存图片只能显示预设图案,使用实时计算的方法可以显示任意图案,电子系统在内部完成信号获取生成,目标图案生成,全息转换等所有工作,特别是全息转换运算量巨大,需订制专有芯片或使用高端芯片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因而只能作为概念车演示或昂贵的豪车使用而难以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视显示系统,其利用外部设备完成信号获取生成,目标图案生成及全息转换工作,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全息图数据及控制信号等其它信号发送至全息投影主机端,主机端只负责接受及显示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平视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全息投影系统、图像转换系统、信号生成系统,全息投影系统、图像转换系统、信号生成系统三者之间相互连接;图像转换系统将信号生成系统生成的目标图像转换为全息图并输出至全息投影系统;信号生成系统生成目标图像并输出至图像转换系统。
优选地,所述图像转换系统、信号生成系统使用外部电子设备。
所述图像转换系统通过并行调用运算单元的方式实现。
优选地,所述全息投影系统包括电源、光源、光束整合系统、空间光调制器、信号接收系统、聚焦投影系统、屏幕、合路器,信号接收系统、光源、空间光调制器都与电源连接,光源、空间光调制器都与信号接收系统连接,光源、光束整合系统、空间光调制器、信号接收系统、聚焦投影系统、屏幕、合路器依次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源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信号接收系统使用FPGA芯片/或专有芯片,通过IP核集成通讯协议及接口,接收外部电子设备发出的全息图数据、光源调制数据,并将全息图数据传输给空间光调制器显示全息图像调制入射其上的光,利用衍射干涉原理还原目标图像。
优选地,所述光源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信号接收系统使用FPGA芯片/或专有芯片,集成无线或蓝牙传输协议及接口,接收外部电子设备发出的全息图数据、光源调制数据,并将全息图数据传输给空间光调制器显示全息图像调制入射其上的光,利用衍射干涉原理还原目标图像。
优选地,所述空间光调制器为相位调制器件,通过显示输入的全息图像,调制射入的光,利用光的衍射干涉原理成像。
优选地,所述光束整合系统由透镜组成,将光源发出光束准直并扩束成与空间光调制器尺寸相仿的方形或椭圆形光斑;合路器为曲面玻璃,将屏幕上的图像光线变为虚像,并部分或全部反射,同时外部光线将会透过合路器进入观看者眼中,最终形成还原图像漂浮在远处路面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全息投影系统接收来自信号生成或图像转换系统的光源控制信号,以调节光源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图像转换系统的图像处理过程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接收信号生成系统生成的目标图像;
步骤二,生成或读取相位;
步骤三,处理输入的目标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慧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慧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60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