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管联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5021.2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3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W·库里;M·谢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30 | 分类号: | F16L33/30;F16L33/20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晨芳 |
地址: | 德国米***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联接器 | ||
1.软管联接器(1),所述软管联接器套管状地构造并且在至少一个联接器端部上具有连接管接头(3),所述连接管接头包括至少在连接管接头局部区域中在外周侧设置的保持成型部,柔性软管(2)的软管端部(4)可套到该联接器端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成型部由至少一个设置在连接管接头(3)外周上的保持凹槽(5)构成,所述保持凹槽具有沿连接管接头周向方向定向的凹槽长边(8、9)和沿连接管接头纵向方向定向的凹槽窄边(6、7),其中,连接管接头(3)的邻接凹槽长边(8、9)和/或将设置在相邻圆周线上的保持凹槽(5)的凹槽长边(8、9)彼此分离的连接管接头区段(24)肋状地向外突出以及径向向外变细,连接管接头具有在外周侧无凹槽的端侧端部区域(13),并且连接管接头(3)的无凹槽的端侧端部区域(13)构造为套接锥体并且为此朝向端侧端部圆锥形变细,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凹槽(5)具有槽底(11),该槽底平地或凹形地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接头(3)在背离联接器端部的连接管接头局部区域中具有保持成型部,该保持成型部由至少一个设置在连接管接头外周上的保持凹槽(5)构成,所述保持凹槽具有沿连接管接头周向方向定向的凹槽长边(8、9)和沿连接管接头纵向方向定向的凹槽窄边(6、7),并且在该保持成型部和联接器端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沿连接管接头周向方向定向的保持肋(23)。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保持肋(23)环绕地构造或中断地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2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保持成型部和联接器端部之间设置至少两个彼此间隔开的保持肋(23)。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成型部具有至少两个保持凹槽(5),所述保持凹槽的相邻的凹槽窄边(6、7)彼此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成型部具有至少两个大致设置在一个共同的圆周线上的保持凹槽(5)。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一个共同的圆周线上的保持凹槽(5)设置为以均匀的间距分布在连接管接头圆周上。
8.根据权利要求6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一个共同的圆周线上的保持凹槽(5)限定多边形的连接管接头横截面。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管接头(3)的至少一个局部区域中设有在至少两个圆周线上设置的保持凹槽(5)并且设置在相邻圆周线上的保持凹槽(5)的相互面对的凹槽长边(8、9)彼此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4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相邻圆周线上的保持凹槽(5)沿平行于连接管接头纵轴线布置的线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4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相邻圆周线上的保持凹槽(5)彼此错开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彼此相邻圆周线上的保持凹槽(5)彼此错开地设置,使得设置在一个共同的圆周线上的保持凹槽(5)的相邻的凹槽窄边(6、7)相对于设置在相邻圆周线上的保持凹槽(5)大致居中地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套到具有成型轮廓的联接器端部上的软管端部(4)在具有成型轮廓的联接器端部上借助包围压紧软管端部(4)的挤压套管(10)来保持。
14.根据权利要求3的软管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保持肋(23)以均匀的间距中断地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珀有限公司,未经纽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50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构型精密定位平台
- 下一篇:一种包塑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