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条式免耕地小麦播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4889.0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8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云;李新华;孙明柱;李鹏;高国强;汝医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7/18 | 分类号: | A01C7/18;A01C7/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条 耕地 小麦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辐条式免耕地小麦播种机。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免耕播种机的播种方法,采用的还是条状播种机的方法,通过采用分开式的方法或者旋切式的方法进行播种。
分开式的方法工作过程为:在播种过程中的刮刀把堵塞物分离开或剥离下去,为下一步实现播种进行扫清道路,利用划刀开沟后播种。
旋切式的方法工作过程为:在要播种的地方利用旋切刀旋切开进行播种的、旋耕播种带的方法。
上述两种方法严格意义上还不是“免耕”的播种方法,且动力需求较大,秸秆、地面杂草和复杂的地面条件容易造成拖草,从而降低播种质量、影响出苗效果,另外目前的条式播种方法还易造成地轮打滑、传动不可靠、调整结构复杂、镇压不实、造成垄沟过深导致种苗成活率不高的现象。
综上所述,提高播种效率,减少机械动力,提高免耕效果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条式免耕地小麦播种机,该播种机克服机械在土地中间的拖带,解决动力需求大、机械磨损大、工作灰尘大的问题,在较小的动力条件下就可完成免耕地的播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辐条式免耕地小麦播种机,包括机架、牵引架、地轮和种箱,牵引架安装在机架的前部,种箱安装在机架的后部,两个地轮对称的安装在机架的两侧,
一侧地轮上设有一与其同轴的链轮,链轮通过链条与分种盘轴相连接形成第一链传动机构,链轮通过链条与分种杆相连接形成第二链传动机构;
分种盘轴设置在机架的下方,分种盘轴上并列的分布有多个分种盘,所述分种盘为圆盘,分种盘内部设有空腔,分种盘上发散状分布有辐条式播种管,播种管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播种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分种盘的外部且在末端设有鸭嘴播种器;
分种杆位于种箱的下方,种箱底面上对应分种杆的位置设有缝隙,分种杆上对应每个分种盘的位置分别设有分种凹,所述分种凹为一凹槽;
分种杆下方对应每个分种凹的位置分别设有落种管,落种管的末端延伸至分种盘的空腔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种盘的外侧设有滚动外缘,所述播种管穿过滚动外缘延伸至滚动外缘的外部,分种盘轴与滚动外缘之间通过连接支架相连接,分种盘相对所述机架静止,分种盘轴及滚动外缘可同步旋转;
所述鸭嘴播种器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夹片,两个夹片内部形成一个内腔,播种管的末端伸入所述内腔的内部;鸭嘴播种器上设有回力弹簧,回力弹簧连接一拨杆;
分种盘上设有用于拨动拨杆的轮上档杆器,轮上档杆器固定安装在分种盘上。
为避免落入落种管的种子过多,导致种子的浪费以及影响种苗质量,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落种管的开口处设有挡种刷。
为了能够方便快捷的把播入土里的种子压实,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每一个所述分种盘的后方均对应设置有镇压轮。
为了便于使用以及增大种子的存放量,提高播种效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种箱为上宽下窄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播种管在分种盘上采用辐条式的分布,播种管延伸至分种盘的外部,通过辐条式的跨度,减少地面秸秆、杂草等对播种机的阻碍作用。
2、设有鸭嘴播种器,根据杠杆原理,通过拨动拨杆可以开启鸭嘴播种器,拨杆复位后鸭嘴播种器在回力弹簧的作用下闭合,利用鸭嘴播种器的重力实现扎入土中播种,在较小的动力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免耕地播种。
3、设有地轮可以限位,使鸭嘴播种器的入土深度相对均匀,设有镇压轮,通过镇压把播入土里的种子压实,效率高、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落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分种盘及其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轮,2机架,3牵引架,4播种管,5分种杆,6种箱,7链轮,8镇压轮,9链条,10分种凹,11挡种刷,12落种管,13鸭嘴播种器,14拨杆,15滚动外缘,16轮上档杆器,17分种盘,18分种盘轴,19回力弹簧,20连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一种辐条式免耕地小麦播种机,包括机,2、牵引架3、地轮1和种箱6,牵引架3安装在机架2的前部,种箱6安装在机架2的后部,两个地轮1对称的安装在机架2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48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