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弯机上模折弯间隙调整装置及间隙调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13263.8 | 申请日: | 2015-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2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元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02 | 分类号: | B21D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2011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机上模 间隙 调整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钣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弯机上模折弯间隙调整装置及间隙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折弯机”(申请号:201420476462.6)是申请人早先申请的一个专利,其公开了通过上模刀和下模翻转刀进行平板平推折弯,折弯过程通过油压机设备下压行程调整,达到折不同角度或返折打扁加工。对于不同厚度的板材,可通过调节上模刀与下模翻转刀之间的间隙,实现匹配。
但是,由于不同板材的厚度分布不均、测量误差等原因,使得作为调整基础的板材厚度的误差较大,另外,间隙调整时的误差也不容忽视,两者误差的累加,使间隙调整的精度得不到保证。除此之外,调整间隙的过程也非常繁琐,要对下模翻转刀进行拆装,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弯机上模折弯间隙调整装置及间隙调整方法,直接将板材的宽度匹配至上下模刀之间。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弯机上模折弯间隙调整装置,包括上模刀和下模翻转刀,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刀的外侧为加工人员操作侧,内侧为折弯加工侧,所述上模刀的加工侧的下端位置为上模刀头,所述折弯机包括上模座和上刀固定座,所述上刀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上模座的下方,所述上刀固定座与所述上模座之间设置上垫板,所述上模刀的加工侧通过锁定机构与所述上刀固定座配合安装,所述上模刀与上刀固定座之间通过45度斜面配合,所述斜面呈操作侧低而加工侧高的倾斜角,所述下模翻转刀的下模刀头与所述上模刀头相对应设置,所述上模刀的下方为压料板,所述上模刀的上端面与所述上垫板之间垫入板料后,所述下模刀向操作侧移动的距离为所述板料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上模刀与上刀固定座之间的45度斜面有两个,所述锁定机构安装于两个斜面之间。
进一步,所述上模刀与所述上垫板之间的调节范围为0.35mm至2.0mm。
进一步,锁定机构包括在所述上刀固定座上设置的螺母和在所述上模刀上设置的沉头孔,在所述沉头孔内通过沉头螺栓与所述螺母配合,所述螺母具有垂直方向的活动位移量。
进一步,所述活动位移量为0.35mm至2.0mm。
一种利用上述装置的间隙调整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松开所述锁定机构,所述上模刀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斜面下滑;
(2)将待加工板材的原材中剪取一片长宽合适的料片放置于所述上模刀上端面;
(3)锁紧所述锁定机构,间隙调整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45度斜面实现将上模刀的上下位移转移至上下模刀之间的左右位移,直接把待加工板材的厚度转换成上下模刀的位移量;
(2)将更换板材的操作设置于操作侧,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中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 上模座; 2. 上刀固定座;
3. 上垫板; 4. 锁定机构;
41. 螺母; 42.沉头螺栓;
5. 上模刀; 6. 操作侧;
7. 加工侧; 8. 板材;
9. 上模刀头; 10. 斜面;
11. 下模翻转刀; 12. 下模刀头;
13.压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折弯机上模折弯间隙调整装置及间隙调整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元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元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32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板机上的支撑架
- 下一篇:自控开卷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