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子配件及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11917.3 | 申请日: | 2015-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6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宣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2 | 分类号: | H01R13/642;H01R13/629;H01R13/213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配件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配件及具备端子配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的端子配件从后方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腔室内且具备弹性地卡定于在腔室的内壁形成的凸部上的主体部(方筒部)。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而将一对稳定器突出地设置在主体部。稳定器进入到与连接器壳体的腔室连通的引导槽内而引导端子配件的插入动作,另一方面,在主体部的插入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下,前端部通过与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壁面抵接而发挥限制端子配件的进一步的插入动作的作用。在此,稳定器的前端部作为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立起的面而构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22213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主体部的插入姿势不正确时,若将端子配件强行压入连接器壳体的腔室时,稳定器的前端部会刮削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壁面,连接器壳体可能会损伤。另一方面,若稳定器的前端部是与上述不同而朝向突出端后退的斜面状的形态,则能够降低刮削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壁面的可能性。然而,这种情况下,有稳定器的斜面状的前端部在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壁面上滑动的可能性,可能无法使取得不正确姿势的端子配件的插入动作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无障碍地发挥端子配件的逆插防止功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配件,具备从后方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腔室内的筒状的主体部,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将多个稳定器突出地设置在所述主体部,所述多个稳定器分别进入到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所述腔室连通的引导槽内,从而对向所述腔室的插入动作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在插入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稳定器的前端部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壁面抵接而限制进一步的插入动作,所述端子配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稳定器具有:前端部在与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立起的第一稳定器;及前端部后退地倾斜的第二稳定器,所述第二稳定器的前端部在比所述第一稳定器更靠前方的位置设定前端位置,以在取得不正确的插入姿势时先于所述第一稳定器而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壁面抵接。
【发明效果】
假设在主体部的插入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下,当将端子配件向腔室压入时,第二稳定器的前端部与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壁面抵接,能够使端子配件的插入动作停止。第二稳定器的前端部是后退地倾斜的形态,因此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壁面受损伤的可能性小。即使万一第二稳定器的前端部要在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壁面上滑动,接着,第一稳定器的前端部与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壁面抵接,由此也能够使取得不正确姿势的端子配件的插入动作可靠地停止。由于第一稳定器的前端部是在与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立起的形态,因此使端子配件的插入动作停止的可靠性高。这种情况下,第二稳定器的前端部先于第一稳定器而将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壁面抵接,由此能够减少第一稳定器对于连接器壳体的抵接力(冲击力),因此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壁面受损伤的可能性小。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毫无障碍地发挥端子配件的逆插防止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端子配件的俯视图。
图2是端子配件的左侧视图。
图3是端子配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右侧视图。
图4是端子配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5是图4的A-A线剖视图。
图6是端子配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横剖视图。
图7是端子配件的展开图。
图8是表示第二稳定器与连接器壳体的相对的斜面抵接的状态的概念图。
【标号说明】
10…端子配件
11…主体部
26…第一稳定器
27…切口
28…板片部分
31…第一限制部(第一稳定器的前端部)
32…凸部承受部
33…第二稳定器
38…第二限制部(第二稳定器的前端部)
60…连接器壳体
61…腔室
62…前部
63…后部
65…引导面
66…引导槽
67…橡胶栓收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1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