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及医学仪器零部件包装用双复合镀层捆带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10652.5 | 申请日: | 2015-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6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 发明(设计)人: | 黄菲;陶军晖;张兆丽;何振华;吴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5D5/12;C25D3/56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医学 仪器 零部件 包装 复合 镀层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捆带的生产方法,具体地属于一种光学及医学仪器零部件包装用双复合镀层捆带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及医学仪器上的某些零部件材质较软,表面非常精密,同时具有一定的光学性能,运输和存放时必须特别小心。这就要求相应的捆带必须具有适当的力学性能、较薄的厚度以及良好的耐蚀性能,以防止因其强度过高、尺寸太厚或者表面的锈层而损伤上述零部件的表面。同时,由于这些零部件在仪器内传导光线以传递影像,因而在仪器内部捆扎它们时,也需要相应的捆带具有一定的光学性能。然而,普通的发蓝和涂漆捆带因为表面粗糙度高、耐蚀性能差、力学性能及尺寸不合适、不具备光学性能等因素,无法满足捆扎光学及医学仪器零部件的需要。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120340A的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精密电子元件打捆用Zn-Sn复合镀层捆带的生产方法。其通过“热镀Zn-热镀Sn”工艺,虽使产品表面生成了一层均匀致密、附着力强、厚度为3~4 μm、具有美丽光泽的Zn-Sn复合镀层。镀层表面硬度较低、相对较软。产品置于室内大气环境下510天不发生明显锈蚀,耐蚀性能良好,但是由于镀层外面的Sn层在空气中经过长时间暴露后,容易在表面形成SnO2钝化膜,虽然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但却导致镀层的镜面反射率逐渐下降,光学性能变差。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018080A的文献,其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950 MPa的Zn-Al复合镀层捆带的生产方法。其通过“电镀Zn-热镀Al”工艺,虽使产品表面生成了一层均匀致密、附着力强、厚度为3~4 μm、具有美丽光泽的Zn-Al复合镀层。产品置于酸性气氛中540天不发生明显锈蚀,耐蚀性能良好,但是由于镀层外面的Al层在空气中经过长时间暴露后,容易在表面形成Al2O3钝化膜,虽然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但却导致镀层的镜面反射率逐渐下降,光学性能变差。
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本发明认为如果以高性价比的碳素钢作为原料钢种,采用合适的轧制工艺,并通过连续电镀工艺,使捆带表面形成具有镜面特征的复合镀层,就有可能生产出满足光学及医学仪器零部件进行捆扎包装需要的捆带,解决当前该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薄厚度、适当力学性能、优良耐蚀性能和光学性能的Zn-Ni/Sn-Co双复合镀层捆带及生产方法,以满足光学及医学仪器零部件进行捆扎包装的需要。
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及分析,经过优化选择,采用Q255热轧酸洗卷作为原料坯,并通过连续分段电镀Zn-Ni和Sn-Co的工艺进行生产。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一是以碳素钢Q255作为原料钢种,既可以保证产品的力学性能,又可以降低原料成本。二是先在捆带基材上电镀一层Zn-Ni合金,与传统的Zn镀层相比,Zn-Ni镀层的耐蚀性能显著提高,延长了捆带的使用寿命。此外,Zn-Ni镀层的内应力较小,不容易产生裂纹,稳定性高。并且光亮平滑,可以作为后续镀层的基底。三是在Zn-Ni镀层上继续电镀一层Sn-Co合金,与传统的光亮Cr镀层相比,Sn-Co镀层光洁度较高,同样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同时,表面硬度相对较低,可以极大减轻对零部件表面的损伤。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光学及医学仪器零部件包装用双复合镀层捆带生产方法,其步骤:
1) 进行冷轧:
A、采用常规的Q255热轧酸洗卷作为原料坯,钢板厚度为1.7±0.1 mm;
B、 热轧酸洗卷进行8道次冷轧轧制,控制总压下率为83~87%,冷轧原料厚度为0.25 ±0.01 mm;
C、进行常规脱脂;
D、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620~660 °C,保温时间为10~20 min;
2) 进行制带:
A、脱脂冷轧原料开卷后进行分条和去毛刺;
B、进行电镀Zn-Ni,在ZnSO4+NiSO4酸性镀液中进行,ZnSO4与NiSO4按照比例1/0.95~1/1.05加入,电流密度为1.8~2.8 A/dm2,电镀温度为50~60 °C;
C、进行第一次水洗,并将钢带表面烘干至无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06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