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方向固定接骨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9954.0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9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钱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辉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2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1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 固定 接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方向固定接骨板。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骨骼脱离的病例,通常采用接骨机构来辅助治疗。接骨机构大多为带孔板状骨折内固定器件,其结构一般为骨螺钉与带孔板螺纹配合。
然而,现有的多数接骨机构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进而具有以下缺点:骨螺钉与带孔板之间的角度相对固定,医生不可以根据不同的断裂情况旋入不同方向的骨螺钉以便达到更优秀的稳定性,螺纹锁定过程中会出现很大角度的盲区,致使螺纹锁定强度大幅度降低,上钉操作和取钉操作均十分繁琐。应用范围较窄,不能适用于各种厚度的接骨板;如果为了达到锁定效果而强行调整骨螺钉,极易造成螺纹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无角度盲区的万向及大角度范围摆动、螺纹锁定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密螺纹万向接骨组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方向固定接骨板,包括锁定板主体和开设在锁定板主体上的万向锁定孔;所述万向锁定孔的孔壁上加工有相叠加的螺旋螺纹和断续螺旋槽;万向锁定孔为圆柱孔或为圆锥角是18~22°的圆锥孔或为圆锥角18~22°且孔壁球面度2~4°的球形孔。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旋螺纹和断续螺旋槽的旋向相同。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旋螺纹和断续螺旋槽的旋向相反。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旋螺纹的螺纹牙型和断续螺旋槽的螺旋角均为三角形。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旋螺纹的螺纹牙角度和断续螺旋槽的螺旋角角度均为53~57°。
进一步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旋螺纹的公称直径为4.9~5.1mm,螺距为0.3~0.5mm,导程为0.6~1.0mm;所述断续螺旋槽的螺距为1.5~2.5mm,导程为9.0~15.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采用以错牙实现万向的原理,医生可根据不同的断裂情况旋入不同方向的锁定钉以达到更优秀的稳定性;
(2)实现无角度盲区的万向及大角度范围摆动,万向锁定钉在圆周正负15~25°范围内的任意方向上自攻旋入万向接骨板的万向锁定孔内,螺纹锁定强度大幅度提高;
(3)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厚度的接骨板;
(4)强度比传统万向结构增强了65%,大大降低了断裂的几率;
(5)特殊结构的螺纹使得上钉和取钉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6)可以多次调整角度旋钉,螺纹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使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万向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万向锁定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D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万向锁定钉中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5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锁定板主体,2、万向锁定孔,2-1、螺旋螺纹,2-2、断续螺旋槽,3、钉帽,3-1、外螺纹,3-2、沉头螺钉孔,4、过渡段,5、螺纹杆,6、钉头,6-1、自攻旋入槽,6-2、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图2和图3,本发明的全方向固定接骨板,包括由钢材制成的锁定板主体1和开设在锁定板主体1上的万向锁定孔2,万向锁定孔2为球形孔,万向锁定孔2的圆锥角为20°,万向锁定孔2的孔壁球面度为3°。
见图2和图3,万向锁定孔2的孔壁上加工有相叠加的螺旋螺纹2-1和断续螺旋槽2-2,螺旋螺纹2-1和断续螺旋槽2-2的旋向相反,螺旋螺纹2-1的公称直径为5.0mm,螺距为0.4mm,导程为0.8mm;断续螺旋槽2-2的螺距为2.0mm,导程为12.0mm。
见图2、图3和图4,螺旋螺纹2-1的螺纹牙型和断续螺旋槽2-2的螺旋角均为三角形。
见图4,螺旋螺纹2-1的螺纹牙角度和断续螺旋槽2-2的螺旋角角度均为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辉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创辉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99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行报警主机设置的方法、系统及报警键盘
- 下一篇:质量监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