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定汽车的防火墙和隔音垫的卡扣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09520.0 | 申请日: | 2015-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6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磊;靳干;戴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F16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定 汽车 防火墙 隔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汽车的防火墙和隔音垫的卡扣。
背景技术
安装于汽车防火墙的隔音垫用于吸收来自发动机的热量和噪音,具有隔热和隔振的作用,以保证驾驶室内安静舒适的驾乘环境,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隔音垫一般采用“硬层材料+软层材料”的双层结构,其与防火墙的固定通过螺塞卡扣实现,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防火墙1’设有直焊螺钉11’,直焊螺钉11’穿过隔音垫2’的通孔21’,螺塞卡扣3’自靠近隔音垫2’的一侧穿入直焊螺钉11’,并通过其上设置的卡脚31’、限位筋32’与直焊螺钉11’卡接固定。
上述的结构中,螺塞卡扣3’无法预装于隔音垫2’,装配程序繁琐,装配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汽车的防火墙和隔音垫的卡扣,该卡扣可提前预装于隔音垫,方便了后续隔音垫与防火墙的连接固定,装配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固定汽车的防火墙和隔音垫的卡扣,包括设有安装孔的卡扣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卡扣本体的连接部,所述卡扣通过所述连接部预装于隔音垫,焊接于防火墙的直焊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并通过设于所述卡扣本体的固定部将所述隔音垫紧固于所述防火墙。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向远离其中心一侧延伸的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与所述隔音垫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于所述卡扣本体且沿其周向对称分布的两夹爪组,所述夹爪组包括相固接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且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之间设有容置空间,所述隔音垫嵌入所述容置空间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夹爪抵靠于所述隔音垫的硬层、所述第二夹爪夹紧所述隔音垫的软层。
优选地,两所述夹爪组通过第一薄壁结构连接于所述卡扣本体。
优选地,两所述夹爪组还设有锁止块,所述卡扣本体设有限位块,所述锁止块与所述限位块抵靠。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设于所述卡扣本体的卡脚,所述卡脚卡接于所述直焊螺钉的螺纹。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通过第二薄壁结构连接于所述卡扣本体的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延伸大于1/2圆周且不封闭,且所述凸起的起端和终端之间设有倒刺状卡脚,所述凸起与所述直焊螺钉相抵靠,所述倒刺状卡脚卡接于所述直焊螺钉的螺纹。
优选地,所述凸起为楔形结构,所述楔形结构的小端与所述直焊螺钉抵靠。
优选地,所述卡扣为一体式结构。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汽车的防火墙和隔音垫的卡扣,包括设有安装孔的卡扣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卡扣本体的连接部,所述卡扣通过所述连接部预装于隔音垫,焊接于防火墙的直焊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并通过设于所述卡扣本体的固定部将所述隔音垫紧固于所述防火墙。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卡扣本体设置的连接部将卡扣预装在隔音垫上,当后续将隔音垫铺设于防火墙时,焊接在防火墙上的直焊螺钉可直接穿过设于卡扣本体的安装孔,并通过设于卡扣本体的固定部连接紧固,较现有技术中的螺塞卡扣相比,装配程序更加简单,节省了拿取螺塞卡扣的时间和动作,装配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防火墙与隔音垫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卡扣的一个实施例未连接状态时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卡扣的一个实施例连接状态时的轴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卡扣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A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中:1’-防火墙;11’-直焊螺钉;2’-隔音垫;21’-通孔;3’-螺塞卡扣;31’-卡脚;32’-限位筋。
图2-5中:100-卡扣;10-安装孔;20-卡扣本体;21-限位块;211-第二圆弧面;212-第二平面;30-连接部;31-第一夹爪;311-加强筋;32-第二夹爪;33-容置空间;34-锁止块;341-第一圆弧面;342-第一平面;40-固定部;200-隔音垫;201-硬层;202-软层;300-防火墙;301-直焊螺钉;50-第一薄壁结构;60-第二薄壁结构;41-凸起;42-倒刺状卡脚;70-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9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