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触发一次性安全采血器的改进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08728.0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5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民;刘玉花;王伟;王浩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民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12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发 一次性 安全 采血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临床血化验检测医疗器械领域,尤指“一种上触发一次性安全采血器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一次性安全采血器”也称“一次性安全采血针”是世界各国医学临床在末梢采血化验的主要采血器械。根据采血时触发方式不同,主要分为:上触发一次性安全采血器、下触发一次性安全采血器和旁触发一次性安全采血器。
其中北京瑞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专利号为:201320667837.2,名称为“一种按压式的安全采血针”专利产品,其就属于一种典型的“上触发式安全采血器”,该种“一次性安全采血器”的触发机构设计在采血器的上部。操作方法是:术者用食指与中指钩住一对横突加力抠手,拇指下压活动压盖将采血器固定在受采者的指腹上后,就像用注射器推注药物那样,用三指的合力,完成采血器止锁结构的解锁,而实现进针与退针的采血程序。
上述采血器具有的两大优点是“一次性下触发式安全采血器”所无法比拟的。一是从构造上具有高度简单的特点,一般只需3-4个零配件即可实现该采血器的组装制造,主要是省去了“下触发式一次性安全采血器”结构中的内套件,内套件是实现止锁与解锁的关键部件,因此明显降低了采血器的零部件加工成本与原料成本;二是在组装程序上,因省去了内套件,进而大大简化了组装程序,实现了组装的简单化,快速化和单位工时内的高效化,而再次降低了该“安全采血器”的组装成本。最终因以上两种成本的显著降低,给该“上触发一次性安全采血器”在产品的竞争和医患的认可上,打下了坚实的价格优势。
尽管上述采血器具有制造、组装成本低的优点,但也存在三点设计上的缺陷,严格影响了该产品的销售与使用,具体如下:
1)采用了用塑料注塑成S型的弹性部件,来驱动采血器进针和退针,虽达到了降低制造成本与组装成本的目的,但却因所用的塑料从功能上不属弹性材料范畴,因而不具有弹性材料的各种优良和技术指标。最终因弹性差,致使采血器的某些重要参数指标不达标,而影响了其发展前景。例如在储存时型变明显,且使用中对环境温度敏感,易导致低温时变硬,而高温时又变软的缺点,使采血时因进针力量变小而导致进针深度不够,造成出血量不足,有时需多次反复挤压而引发红细胞破裂性溶血,进而影响了血检质量;又因进针速度明显变慢,而导致疼痛明显大于钢制弹簧构造,这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应是一种缺失。
2)用塑料注塑成S型来作为弹性部件,因存在弹性既差又硬的缺点,导致在触发压缩时所需的力要比钢制弹簧多出至少2-3倍以上。并且这种过大的触发压力,如术者在采血时控制不好的情况下,会导致该力会沿着采血器外套上的出针孔端面作用在受采者的指腹上,使病人产生下压痛。
3)该采血器的设计上存在较大的设计遗漏,具体是该采血器只设计了止锁结构,该止锁结构是靠一对悬臂和其上的挂钩牢固的锁卡在采血器外套内腔突起的一对止锁台阶上,实现了快速完美的止锁目的。但却因没有设计解锁结构,因而不能实现轻松解锁击发。在实际使用时,术者为实现该采血器的解锁击发目的,必须要施加很大触压力。因该采血器的止锁结构,在解锁时不是滑动解锁,而是靠一对悬臂和其上的挂钩强力受力变型实现解锁目的。正如北京瑞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专利号为:201320667837.2,说明书第四页第一行的有益效果中亲自提到“使用时需用力下压,否则塑料弹簧与针体的组合部件不会进行弹射释放”。其后果是因用力过大(最低也需500克以上的力量)同样会出现上述第二条所提的采血下压痛问题。而在采血时出现的实际情况往往是两个各自的额外力的合力,共同作用到受采者的指腹上,必将明显超过业内在触压解锁所用力的上限值,使病人产生明显的采血下压痛,尤其婴幼儿与儿童的下压痛就更加强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保证进针深度、减轻进针疼痛、减小采血触发力、提高进针的稳定性和大幅度减轻采血下压痛的一次性上触发式安全采血器。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民;,未经王振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8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测试仪
- 下一篇:无线可穿戴脑血氧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