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溃疡的溃疡乳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7943.9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0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亮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K9/107;A61P1/04;A61K35/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溃疡 溃疡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胃溃疡的溃疡乳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溃疡,是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的慢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也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一种。胃溃疡主要是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其典型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定时的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有黑便与呕血。常见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消炎药以及胃酸分泌过多,此外还可以由遗传因素和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吸烟、酗酒等因素引起。胃溃疡病病人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一些病人系在偶然情况下才被发现患病。另外一些病人仅在发生严重并发症,如穿孔或出血以后才被发现。疼痛是症状性胃溃疡病的最重要症状,但是一些不典型症状,如食欲不振、饭后胀满、恶心、呕吐、反酸和烧心颇为常见。胃溃疡是一种慢性病,易复发,病程长,可并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恶变等并发症。且胃溃疡病的症状往往会迁延,对内科治疗反应不好,并且时常复发。西药治疗时,根据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特点可分成:抗酸制剂、壁细胞各种受体阻断剂、黏膜保护剂及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4大类。中医治疗胃溃疡可分为实证和虚证用药。实证常见血瘀阻络,肝胃郁热证,治疗应配合活血通络,疏肝泄热,止痛。虚证可见肝胃气滞,胃阴不足,以及脾胃虚寒证,应配合养阴、补益方式调养。
公布号CN 103386073 A(申请号201310345113.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由重量份的白蔻仁10~13、川楝子8~11、炒香附7~11、陈皮8~10、石菖蒲6~8、乌梅4~7、木香3~5、柴胡4~6、甘松4~7、肉苁蓉2~4、莱菔子2~5、黄柏7~10、枳壳8~11、高良姜6~9,加水煎熬制成。公布号CN 103800481 A(申请号201410044092.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组方为,红枣5-15克,党参4-15克,灵芝1-8克,丹参5-20克,田七6-20克,黄芪1-10克,乌梅5-15克,猪苓10-30克,元胡4-10克。公布号CN 104258262 A(申请号201410553431.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由木蝴蝶77~87份、花葱41~51份、搬倒甑25~35份、管南香33~43份、娑罗子25~35份、佛手18~28份、小箭草21~31份、白蔻19~29份、薤白14~24份、草豆蔻20~30份、铁线蕨13~23份、菟丝子16~26份、薯莨10~20份、素馨花37~47份、水红花子24~34份、翼首草26~36份、杠板归8~18份、箭杆风6~16份、山莓8~18份制成。
西药治疗,能很好的控制病情,但易复发,使的病情迁移,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中医治疗此病的配方也已有许多,但疗效和防复发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制备简单的治疗胃溃疡的溃疡乳及制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溃疡乳,主要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獾油1480-1820,一年蓬25-40,月桂叶15-30,木虾公15-20,木姜子20-40,三七30-50,白及65-90,硬脂酸80-120,吐温-80 4-10,苯甲酸钠3-8,尼泊金丁酯2-5,香草香精1.0-1.8,薄荷油香精5-10。
优选方案中,獾油1500-1800,一年蓬30-35,月桂叶20-25,木虾公17-18,木姜子25-35,三七35-45,白及70-85,硬脂酸90-110,吐温-80 6-8,苯甲酸钠4-7,尼泊金丁酯3-4,香草香精1.2-1.6,薄荷油香精6-9。
更加优选的,獾油1650,一年蓬32.5,月桂叶22.5,木虾公17.5,木姜子30,三七40,白及77.5,硬脂酸100,吐温-80 7,苯甲酸钠5.5,尼泊金丁酯3.5,香草香精1.4,薄荷油香精7.5。
所述的一种治疗胃溃疡的溃疡乳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1)将獾油放入锅中,加热熬炼,过滤除去杂质,将过滤后的獾油再放入锅中加热,依次加入硬脂酸和尼泊金丁酯,待两者完全熔化后,关火冷却至40-50℃,备用;
(2)将木姜子放入炒锅中,微火炒至有香味逸出,加米醋拌匀,取出,置于炖盅中,密闭,加热蒸后,取出,晾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亮,未经刘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79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