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SSK调制的MIMO系统接收端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06350.0 | 申请日: | 2015-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2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龙;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17/20 | 分类号: | H04B17/20;H04B7/08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涂文诗,李洪福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ssk 调制 mimo 系统 接收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SSK调制的MIMO系统接收端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多入多出(multi-input-multi-output,以下简称:MIMO)技术是4G的核心技术之一,MIMO技术与传统的单天线系统相比,提高了码速率和信道容量,并且每一对收发天线都有一定的传播路径,发送天线经过多条路径达到接收端,只要不是每条路径都是深衰落,就能检测出发送信号,也正是由于这种分集增益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为了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就需要增大规模MIMO系统的天线规模,因此近几年许多专家研究大规模MIMO技术。所谓的大规模MIMO就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天线达到几十或者几百,与传统的MIMO相比,增大天线规模会提高传输速率但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多天线同步问题,邻信道干扰问题以及接收端信号检测变得更加复杂等等问题,此外,随着带宽资源的紧张和天线尺寸与射频链路的限制,广义空间位移键控(general space shift keying,以下简称:GSSK)调制的大规模MIMO技术应运而生。GSSK调制通过天线索引的组合传递信息而不需要传输消息本身。大规模GSSKMIMO系统是将GSSK调制方式应用到大规模MIMO系统中,待传送的信息每bbit一组作为一个码元,映射表将码元映射到天线下标,用天线是激活的还是未被激活的来代表信息,而发送天线本身不发送任何信息,在接收端只需要检测接收端的哪些天线被激活了,从而确定发送端的天线索引,然后通过反映射表找到原来的待发送的信息,这样便完成了大规模GSSKMIMO系统的发送与接收,如图1所示,GSSKMIMO系统中有Nt根发送天线,每一个时间间隔有nt天线被激活,Nr根接收天线。
此处的发送码元b是由发送端天线数Nt和每个时隙被激活天线数nt决定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从理论上分析在Nt很大的时候有这里(.)为熵函数。如果选取的合适,b≈nt,这样的大规模GSSKMIMO系统的传输比特率就相当于发送天线为nt的MIMO系统,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的大规模GSSKMIMO系统不但与nt规模的MIMO系统的性能相当还具有了GSSK调制的一些优点。它克服了原有大规模MIMO的一些缺点:(1)不需要严格的同步(2)不需要很多射频链路,对天线的尺寸降低了标准(3)降低了邻信道的干扰。(4)接收端只需检测哪些发送天线激活了,而不需要复杂的硬件电路。
但是,随着天线数的增大会增加接收端信号检测的复杂性,现有技术中对于GSSK调制大规模MIMO系统检测的时间复杂度和误码率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GSSK调制的MIMO系统接收端检测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于GSSK调制大规模MIMO系统检测的时间复杂度和误码率过高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基于GSSK调制的MIMO系统接收端检测方法,包括:
将接收端天线阵列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得到基带信号;
根据所述基带信号确定接收端信号检测模型;
确定拉格朗日乘子,并将所述拉格朗日乘子引入到所述接收端信号检测模型并采用LAS算法求得检测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将接收端天线阵列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得到基带信号之前,还包括:
将LAS算法添加适应于GSSK调制系统的更新准则。
进一步地,所述将LAS算法添加适应于GSSK调制系统的更新准则,包括:
采用将最大似然检测公式展开并去掉常数项,得到
Λ(x)=xTHeffx-xTyeff(1)
其中,所述Heff=ρHHH,所述所述Heff表示H的共轭转置乘以H,(.)H表示共轭转置,所述yeff表示H的共轭转置乘以y取实部,所述Re{.}表示取实部,所述ρ表示功率放大因子;
根据LAS算法中的第n步迭代梯度g(n)得到{0,1}信号的LAS更新准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6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