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床上躺睡时更顺畅呼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105798.0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3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郭长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长来 |
主分类号: | A47C21/00 | 分类号: | A47C21/00;A47G9/00;A47G9/02;A47G9/10;A61G7/05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床上 躺睡时更 顺畅 呼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渉及一种使人在床上躺睡或休息时更顺畅呼吸的方法,属身体保键方面。本方法包括床,躺垫,枕头;也可包括一些附属件,如躺垫上铺的床单,以及枕头上的枕巾等。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通常都是睡在床上。床的最下一层是床板,也叫躺板,用来起支撑作用,躺板上有躺垫,躺垫上有床单,床单上的一头放有枕头,枕头上有枕巾,人一般是将头放在枕巾上,然后侧卧或仰卧躺在最上层的床单上来睡眠。因为人的头在枕巾上面,所以鼻子也在枕巾的上方,从枕巾竖直向下依次经过枕头,床单,躺垫,躺板,在这个竖直方向没有贯通的孔,所以人无法在这样一个竖直方向直接呼吸到躺板下方的空气。
根据空气的热对流原理,人在呼吸时,最好鼻子下方有充足的空间来保证空气的竖向流动,这样人才能呼吸的更加顺畅,有利于睡眠和身体健康。比如有些人坐着看电视时发困、想睡,然而躺到床上后却睡不着了,就是因为呼吸不顺畅的原因。
发明内容
为了使人在躺睡时能更顺畅的呼吸,从而增进人的健康,要对床的躺板、床垫、枕头、床单、枕巾进行改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从枕头上面的枕巾开始,竖直向下,对枕巾、枕头、床单,躺垫、躺板(床板)都开竖孔,而且要让各个不同部件(躺板、躺垫、床单、枕头、枕巾)的竖孔彼此连通,形成贯通的通气孔,躺板的下方空间的侧面和床外的空间要保持相通。竖孔的尺寸要大小适中,不能做的太大,那样会形成凹陷,不利于对头部的支撑。贯通孔最好做出多个,因为单个孔的通气量偏少。 方案中,枕巾和床单只是附属件,也可以去掉不用。 因为枕头的尺寸通常都不大,也可以在枕头的边上用开竖槽来代替开竖孔,原理是一样的,只要在竖向方向能通空气就行。另外,为了保证各个不同部件(躺板、躺垫、床单、枕头、枕巾)的孔相互连通不错位,要设法使各部件间不易产生位移,这可用按扣、或绑绳、或粘带等办法使各个部件相互锁定,这样就不会因不同部件产生位移而堵住通气孔。
本发明采用开通气孔的方法,解决了竖向空气流通的问题,使人躺睡时能更顺畅的呼吸,促进睡眠和健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人在躺睡时能更好更顺畅的呼吸空气,促进睡眠和健康,天热时也能促进散热。在缺少通风条件的地下室、仓库、窑洞等地方,如果使用不带通气贯通孔的旧式的床上系通,人在躺睡时会明显感觉呼吸不畅,闷气,而如果使用本发明,则会明显感到呼吸环境的改善。 现在城市噪音常影响人的睡眠,有些人会把窗户关的严严实实密不透风,但是却又影响了空气流通,躺睡时觉的气闷,而使用本发明则会明显改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示意图,是床及床上物的侧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只画了包括枕头一侧的部分的床。
附图标记说明:图1中,1枕头、2枕头上的竖孔、3躺垫上的竖孔、4躺板上的竖孔、 5躺垫、6躺板、7床的床腿。
图2中,1枕头、2枕头上的竖孔、3躺垫上的竖孔、5躺垫。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示意图,图中的竖孔2、竖孔3、竖孔4相应对齐,它们的大小可以不一样,但要相互连通,形成贯通的通气孔,躺板6的下方的侧面要和床外的空间相通,不是密闭的,这样从枕头的上方穿过下面贯通的通气孔到躺板的下方,再到床外都是连通的,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循环对流,这样人的头部枕在枕头上就能顺畅的呼吸到躺板(床板)下方的空气了。 同时,因为需要对人体及头部形成支撑,贯通孔不能开的太大,孔小又不利于空气的流通,所以要多开几个贯通孔,图2就画出了有多个贯通孔的一个示意图,能充分的使空气上下流通,在天热时也有利于散热纳凉。
另外,为了保证各个不同部件(躺板、躺垫、床单、枕头、枕巾)的孔相互连通,要设法使各部件间不易产生位移,这可用按扣、或绑绳、或粘带等办法使各个部件相互锁定,这样就不会因不同部件产生相互的位移而堵住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长来;,未经郭长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57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