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裸眼立体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4420.9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8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海龙 |
主分类号: | H04N13/302 | 分类号: | H04N13/302;H04N13/3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齐葵;周艳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裸眼 立体 观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旅游区、客运站等中所使用的立体影像收看装置,该立体影像收看装置设置有:观测口,沿左右方向设置有偏振方向不同的两个偏振片;显示屏,重复显示用于收看立体影像的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和立体影像盒,结合设置有所述观测口和所述显示屏,该立体影像收看装置在所述立体影像盒的左右两面上设置有上下旋转轴,并且具备与所述上下旋转轴联接的上下旋转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下旋转架下部的支撑架。观测者可通过观测口的左偏振片和右偏振片分离收看重复有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的立体影像中的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从而在没有额外的立体眼镜的情况下能够观测到立体影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裸眼立体观测装置,在旅游区、博物馆、剧场、酒店大厅、机场和游戏装置等中每个人可通过立体影像装置单独观测立体旅游区影像、立体电影预告片和立体游戏等多种立体影像,并根据收看者旋转立体影像盒的收看方向,画面的视线方向也不同,因此能够用裸眼结构对虚拟现实影像进行观测。
背景技术
以往,在旅游区或博物馆等中所使用的立体收看装置具有通过放大镜头即用左侧镜头对左影像进行观测且用右侧镜头对右影像进行观测的装置,但是由于这种镜头放大方式只有在人的左右眼之间的距离和左右眼用照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左眼和左眼用照片的中心、右眼和右眼用照片的中心分别位于同轴上才能进行立体观测,因此图像的大小限定在人的左右眼之间的间隔65mm以内。
此外,现有立体镜为利用各左眼放大镜头和右眼放大镜头分离收看左像和右像的结构,立体影像的画面大小不能超过人眼间隔65mm以上,因此无法进行画面大小为65mm以上的立体影像观测。
因此,只能收看所述人眼间隔65mm以内的幻灯片、照片和图片等小的立体图像以及所限定的视角范围内的影像。
此外,就通过显示屏等收看影像来说,当采用使用偏振眼镜或快门眼镜方式的戴镜方式时,具有需要向每个观测者额外地提供一次性眼镜的麻烦和眼镜费负担。
非发明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专利第20-1964-0000749号,立体镜台
发明内容
鉴于如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裸眼立体观测装置,该裸眼立体观测装置能够以大型画面提供立体影像,能够以现有65mm左右大小的四倍以上的大型画面观看立体画面,能够使用各种电子立体内容,且在不提供额外的立体眼镜的情况下能够收看立体影像,并且能够轻便地调整立体影像盒等设备的重量,从而根据不同观测者的身高容易调整观测角度。
由于提供多种立体画面的立体影像盒内部的显示屏等结构越为大型化则重量也越增加,因此用户应能轻便地移动立体影像盒,使之符合观测者的眼高或舒适的姿势。
此外,随着立体影像盒的旋转,根据收看方向也以多种角度提供影像的视角。
本发明包括由左右方向的两个偏振片构成的观测口,所述两个偏振片具有左右对称角度的偏振角,本发明由所述观测口和显示屏结合构成立体影像盒,所述立体影像盒被构成为能够显示立体影像的立体影像盒,在所述立体影像盒的左右两面上设置有上下旋转轴,在所述上下旋转轴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架。
对所述立体影像盒内部并未限定,但是优选具备对角线为30cm~1m(12〃~40〃)大小的立体影像显示屏,在一个屏幕上重复显示用于立体影像的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对立体影像盒前面的观测口来说,以观测口中心为基准在左侧设置有左偏振片,在右侧设置有右偏振片。
因此被设置为,所述左眼用影像入射到观测口的偏振片中的左偏振片后进入观测者的左眼(或右眼)中,剩余的右眼用影像入射到观测口的偏振片中的右偏振片后进入观测者的右眼(或左眼)中。
对影像提供方法来说,显示屏为LED、LCD、PDP和放映机等能够显示电子影像的各种屏幕或显示屏结构,使得可通过DVD、VOD或其他电子存储介质装置和计算机等在线提供影像,并且所述显示屏与光学装置结合而构成立体影像盒,使得能够收看立体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海龙,未经崔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4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