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矸石中硒活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04052.8 | 申请日: | 201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1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恩施聚硒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D9/02 | 分类号: | C05D9/02;C05G1/00;B09B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矸石 活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矸石中硒活化的方法,适用于有机硒肥、复合硒肥、硒肥的生产和富硒煤矸石资源的充分利用。
背景技术
1817年瑞典化学家柏齐利乌斯(Berzlids),首先发现硒元素(Se),并命名为Selene,希腊语“月亮”的意思。1956年之前,硒一直作为有毒元素,未被引起重视。直到1957年,美国化学家施瓦茨首次发现硒具有保护肝脏,防止肝坏死作用,从而说明了硒是机体的必需元素,是一种有益元素。1972年,施特鲁克等证明了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成分。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硒是人类和动物生命活动必须的微量元素,并建议:人体每天补充200微克硒,可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1980年中国科学家对1094个县市(约占全国县市总数的一半)的土壤样品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测量结果显示:中国是缺硒国家,72%的地区属于缺硒地区。1982-1991年中美两国科学家在我国癌症高发地区——河南省林县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每天补充200微克硒,可显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1983-1996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一名教授对1312例癌症患者进行了长达13年的补硒双盲干预试验,结果表明:每日补充200微克硒,癌细胞扩散率降低了37%,死亡率降低了50%,此项研究被称为:硒防癌里程碑。1984年中国科学院对湖北百岁老人聚居区的土壤、水、谷物及百岁老人血液、头发硒含量进行测定,硒高于平均水平23倍。1985年中国科学家对中国第一长寿区,世界第四大长寿区——广西巴马县进行调查,发现巴马县癌症发病率、心脑血管发病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0,土壤的硒含量达到0.5微克/千克以上,超过国际卫生组织公布的正常值0.1微克/千克5倍。1985-1997年中国科学家对江苏启东县肝癌高发区13万居民进行补硒试验,结果显示:肝癌发病率下降了35%,有肝癌家族史者发病率下降了50%。1990年5月28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国立健康研究院发现:硒具有胰岛素相似的作用。1997年,我国医学专家于树玉教授历经16年对肝癌高发地区研究表明:人体含硒水平越高,肝病、肝癌发病率越低,缺硒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体内长期缺硒的肝炎患者转化为肝癌的危险性是其他人群的202倍。2000年9月26日《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报道: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硒蛋氨酸能激活抑癌基因P53,P53基因可通过促使异常细胞凋亡或阻断癌细胞的复制而起到预防肿瘤作用,首次揭示了硒抗癌机理。2003年6月4日《人民政协》报报道:国际硒研究著名专家陈君石说:“硒是唯一与病毒感染有直接关系的营养素”。“缺硒可以导致病毒突变,而增强病毒致病力的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目前美国、英国、丹麦、瑞典、芬兰五国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被称为“硒改变世界”的临床研究,参加人员达5万多人。2005年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来自海内外的科学家、专家齐聚一堂,召开了“防病治病,定量补硒”工作会议,对我国的健康现状进行了评估。中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肝病、风湿骨痛、呼吸及胃肠疾病等发病率高居不下,严重威胁着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为此,国家每天要花掉上千亿的资金来用于各大疾病的防治,最后,专家们共同得出一个结论: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我们的医疗技术不行,也不是药品和保健品不行,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的环境造成我们机体的免疫能力不行,究其原因是我们体内严重缺硒造成的。因为我国是一个严重缺硒的国家,72%的地区都是缺硒的地区,导致七八亿的人口都是缺硒的。因此,专家们大声疾呼:全民补硒、刻不容缓!
硒在地壳中属于稀有元素,只占地球质量的十万分之一,且严重分布不均。全球40多个国家属低硒或缺硒区,我国72%的县市属缺硒区,研究表明克山病、大骨节病、动物的白肌病等都是该地区硒缺乏导致。自从硒被确定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后,科学家一致在探索安全、科学的补硒方法,保证硒的摄入量,发挥硒在抗氧化、抗衰老、预防疾病等方面的功能。研究表明无机态的硒的摄入不及生物态,通过农业措施,施用硒肥,通过农作物的吸收转化不仅可以将无机硒转化为生物硒,还可以改善农作物的品质、提高产量、增加硒含量,通过食物链补硒不仅安全、而且有效,是一条十分可取的途径。通过食物链补硒的前提是要有含量准确、利用率高的硒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恩施聚硒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恩施聚硒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4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式畜禽粪便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渗透层的陶瓷砖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