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油专用黄曲霉毒素高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02046.9 | 申请日: | 2015-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9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刁恩杰;侯汉学;董海洲;马文文;姬宁;孙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C11B3/1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油 专用 黄曲霉 毒素 高效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油专用黄曲霉毒素高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领域。
(二)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次生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尤其是黄曲霉毒素B1,其急性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花生是最易受其污染的粮油作物之一,其制品花生油污染黄曲霉毒素的情况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几年,国内外因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油制品而导致的肝癌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粮油食品的进出口。因此,研究并开发预防和控制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技术和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减少黄曲霉毒素最有效、可行、成本低的方法就是使用毒素吸附剂。将吸附剂添加在食物中吸附毒素,然后再将吸附剂通过过滤或离心法去除。当前,利用吸附剂来脱除饲料中污染的黄曲霉毒素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但在食用油中应用很少。
然而,专用于花生油中黄曲酶毒素高效吸附剂研究开发的很少,并且已有的吸附剂存在吸附性能低、吸附种类少、且吸附后的花生油营养及重量损失大。以蒙脱土为主要原料,通过无机和有机混合改性后,可以显著提高蒙脱土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性能,减少花生油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损失,减少油的损耗。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生油专用黄曲霉毒素高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黄曲霉毒素吸附剂,能专一性的高效吸附花生油中污染的黄曲霉毒素,具有生产成本低、吸附效率高、营养成分损失少、油耗低等优点。
一种花生油专用黄曲霉毒素高效吸附剂,各组分按重量比为:蒙脱土75-85%、无机改性剂2-5%、有机改性剂10-20%,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无机改性剂是NaCl、Na2CO3或AlCl3。
所述的有机改性剂为有机烷基季氨盐,包括C12-C20脂肪族季氨盐,即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等烷基季氨盐。
所述蒙脱土的主要成分蒙脱石属于2:1型三层结构的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其单位晶胞由两层硅氧四面体夹一层铝氧八面体组成。四面体与八面体通过共用氧原子相连接,晶胞平行叠置,晶格中Al3+和Si4+离子容易被其他低价阳离子所取代,发生同晶置换。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花生油专用黄曲霉毒素高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是以蒙脱土为原料,先通过无机盐进行无机改性,再利用有机烷基季氨盐进行有机改性,最后过滤、干燥制得。各组分按重量比为:蒙脱土75-85%、无机改性剂2-5%、有机改性剂10-20%,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无机改性:去离子水升温至60℃,按照蒙脱土:去离子水=1:5(W/V)比例将蒙脱土缓慢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转速300r/min搅拌均匀,形成蒙脱土悬浮液。将蒙脱土重量比2-5%的无机改性剂使用60℃去离子水(不超过本步骤前面所述去离子水体积比的1/10,能将无机改性剂溶解即可)溶解,并缓慢、均匀的加入到蒙脱土悬浮液中,保温反应2h,离子交换后的混合液于3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沉淀用去离子水清洗并离心除去过量的无机盐,获得无机改性蒙脱土;所述的无机改性剂是NaCl、Na2CO3或AlCl3。
2、有机改性:将步骤1中获得的无机改性蒙脱土,按照无机改性蒙脱土:去离子水=1:5(W/V)比例加入去离子水中,调节温度至60℃,搅拌转速300r/min,并制成均匀的无机改性蒙脱土悬浮液。再将无机改性蒙脱土重量比5-15%的有机改性剂使用60℃去离子水(不超过本步骤前面所述去离子水体积比的1/10,能将有机改性剂溶解即可)溶解,再缓慢加入到无机改性蒙脱土悬浮液中反应2h进行离子交换,离子交换后的混合液于3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沉淀用去离子水清洗并离心除去过量的有机改性剂,获得无机-有机改性蒙脱土;所述的有机改性剂为有机烷基季氨盐,包括C12-C20脂肪族季氨盐,即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等烷基季氨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2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