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具有移动存储功能的电视棒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01221.2 | 申请日: | 2015-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0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严映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太通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1/41 | 分类号: | H04N21/41;H04N21/4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手机 具有 移动 存储 功能 电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具有移动存储功能的电视棒。
背景技术
人们习惯坐在家中通过有线机顶盒或卫星机顶盒接上高清电视机收看节目,但这种使用方式迫使人们只能在家中固定位置欣赏节目。当收看一些夜间节目,则会打扰家人休息;一旦收看途中有事离开,则会带来无法及时欣赏节目的窘迫。随着人们日益普及使用智能手机,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移动办公、移动娱乐的便利,一切围绕着智能手机的应用不断涌现,同时也助长了人们智能手机的应用需求。使用智能手机观看电视则很好的解决了电视机便利性差的技术问题,但现有智能手机观看电视节目都依赖于移动网络,必须在有移动网络的场合下才能使用,而观看电视需要耗费较大的流量,这又使得采用成本较为昂贵的手机通信网络观看电视变得成本较高,极大地限制了人们采用智能手机观看电视。并且目前智能手机的存储空间较小,当需要存储占用空间较大的文件时,如视频文件,通常需要外接移动存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不依赖无线网络、方便实用、用于智能手机的具有移动存储功能的电视棒。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具有移动存储功能的电视棒,包括数字电视(DTV)芯片、存储单元、MCU和USB接口模块;
USB接口模块与MCU电连接、并通过USB数据线连接智能手机,用于MCU与智能手机间的信号传输;
所述的MCU与数字电视(DTV)芯片和存储单元电连接,其根据智能手机的控制信号将智能手机与数字电视(DTV)芯片接通或将智能手机与存储单元接通,并当智能手机与数字电视(DTV)芯片接通时,用于控制数字电视(DTV)芯片、接收数字电视(DTV)芯片输出的MPEG-TS媒体流信号、并将MPEG-TS媒体流信号进行编码转为USB信号传输给智能手机;
数字电视(DTV)芯片用于当智能手机与数字电视(DTV)芯片接通时接收电视流媒体基站发出的射频(RF)媒体流信号、并将该射频(RF)媒体流信号转变成MPEG-TS媒体流信号输出至MCU;
存储单元用于当智能手机与存储单元接通时,通过MCU接收智能手机的数据并存储。
还包括一个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与USB接口模块、MCU和数字电视(DTV)芯片电连接,智能手机通过USB接口为供电模块供电,供电模块为MCU和数字电视(DTV)芯片供电。
所述的数字电视(DTV)芯片包括用于接收电视流媒体基站发出的射频(RF)媒体流信号的接收射频(RF)媒体流信号功能模块和将射频(RF)媒体流信号转变成MPEG-TS媒体流信号输出的转码模块,接收射频(RF)媒体流信号功能模块按照MCU的控制指令接收MCU指定的频率的射频(RF)媒体流信号,转码模块将成MPEG-TS媒体流信号输出至MCU。
接收射频(RF)媒体流信号功能模块接收的射频(RF)媒体流信号的频率由用户通过智能手机设定,智能手机将该设定信号传输至MCU。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使得采用智能手机观看电视时不再依赖无线网络,极大地提高了采用智能手机观看电视节目得便利性和实用性,且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中数字电视(DTV)芯片和存储共用同一个MCU,通过智能手机驱动MCU来切换接收电视信号和数据存储的功能。因此本发明的电视棒既能接收电视信号又能进行数据存储,同时解决了通过智能手机观看电视和扩展智能手机存储空间的问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并且总成本比一个电视棒加上一个U盘的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数字电视(DTV)芯片与MCU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具有移动存储功能的电视棒,包括
包括数字电视(DTV)芯片、存储单元、MCU和USB接口模块;
USB接口模块与MCU电连接、并通过USB数据线连接智能手机,用于MCU与智能手机间的信号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太通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太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1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