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银金属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印制电路板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0841.4 | 申请日: | 2015-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4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群;王博文;聂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3/02 | 分类号: | H05K3/02;C09D11/52;C23C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导电 制备 方法 及其 印制 电路板 应用 | ||
1.铜@银金属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避光条件下,将铜盐和光引发剂加入溶剂中溶解,所得均相溶液放入反应容器中;
(2)将透明基材放于反应容器上,使透明基材与所得均相溶液接触;
(3)用与光引发剂吸收波长相适应的光源照射透明基材,在透光处发生光还原反应,被还原的金属铜粒子附着在透明基材表面;
(4)对步骤(3)中得到的附有铜的基材进行银盐溶液浸渍处理,金属铜与银盐原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在透明基材上得到铜@银金属导电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盐为无机盐、有机盐和络合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铜盐为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溴化铜、高氯酸铜、乙酸铜、甲酸铜、硬脂酸铜或亚油酸铜;铜的络合盐通式为Cu(R)n2+,其中R为含氮化合物、羰基化合物、磺酸基化合物或柠檬酸化合物,n=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铜盐不是络合盐时还加入助剂,助剂与铜离子的摩尔比为1-6;助剂的化学通式为:N(R1)n,其中R1为烷基,n为1-3;或者助剂的化学通式为:或R4-SO3H,其中R2,R3和R4为烷基、烷氧基或羟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是自由基裂解型光引发剂、夺氢型光引发剂或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光引发剂与铜离子的摩尔比为1-3;光引发剂为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酰衍生物、二烷基氧基苯乙酮、α-羟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二苯甲酮/叔胺、蒽醌/叔胺、硫杂蒽酮/叔胺、樟脑醌/叔胺、二苯甲酮/环缩醛、硫杂蒽酮/环缩醛、芳基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芳茂铁盐、二氧化钛、氮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光源波长范围为200-900nm,光照时间从1秒钟到1小时,反应温度为1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要得到图案化的导电图层,则将带有图案的掩膜置于透明基材与光源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银盐为无机盐、有机盐和络合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包括:硝酸银、氟化银、硫酸银、雷酸银、高氯酸银、乙酸银、甲酸银、硬脂酸银、亚油酸银、或络合盐[Ag(R5)n]+,n=1-5,其中R5为含氮化合物、羰基化合物、磺酸基化合物和柠檬酸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银盐溶液浓度为0.001-10mol/L,浸渍处理的时间为1秒到1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是水、醇类溶剂、酮类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10.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材料应用于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油墨的制备或线路板的印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08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