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00357.1 | 申请日: | 2015-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6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虎;蒋平;张成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300308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智能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
技术背景
新能源汽车能大大降低车辆运行中的油耗并能降低尾气的排放,由于电池要满足车辆的行驶里程需求就必须保证一定的容量,而充电站的建设成本及维护成本很高,目前无法达到大面积覆盖,一些城市甚至没有充电站,这就导致电动车的充电出现问题,也就阻碍了电动车的发展推广,特别是对于需要充电的城市电动公交车(包括纯电动公交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等),由于公交车的运营间歇时间较短,不利于长时间充电,因而目前适合电动公交车的充电方式为快速充电和夜间充电,但是一般公交车的线路比较分散,难以集中充电,传统的充电桩一般较矮,而且车辆的取电端设置在车辆的侧面,主要是方便人工操作,但是这样的人为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长时间操作会增加人的工作量,特别是电动公交车的充电(以下所述电动公交车包括纯电动公交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等装备储能电源且能够外接充电的公交车),由于公交车白天需要长时间的工作,而且充电站的数量也很有限,因此,电动公交车只能选择夜间充电,但是往往公交车站距离充电站较远,公交车开往充电站以及从充电站开回公交站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公交车的工作路线长、工作时间长,这也要求公交车每天的充电次数需求较大,而现有的充电站无法满足该需求,而且人工接插高压电枪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出于上述问题,因此现有的充电方式不能作为一种通用的充电方式,目前亟待提出一种自动充电的充电装置。
现有的一些充电方式采用无线充电,使用线圈感应来实现无线充电,但是该充电方式要求司机将车辆较为准确的停靠在充电设备发射端,而后由磁吸合充电,当车辆与充电设备发射端的距离稍大就无法实现充电,这样对司机停车的要求较高,而且充电装置全部或者部分处在地面,而车辆(特别是公交车)停靠时会有人员的上下,存在安全隐患。
出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简单、成本较低的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执行机构、充电头,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充电桩连接,所述充电头与所述执行机构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用于将所述充电头送至车辆取电端,所述充电装置通过与车辆的无线通讯及摄像头来指导执行机构精确的将充电头送至车辆取电端,实现智能充电,完全脱离司机的参与,避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现有的一些自动充电方式采用线圈感应来实现无线充电,但是该充电方式要求司机将车辆较为准确的停靠在充电设备发射端,当车辆与充电设备发射端的距离稍大就无法实现充电,这对司机停车的要求较高,而且充电装置全部或者部分处在地面,而车辆(特别是公交车)停靠时会有人员的上下,存在安全隐患。
出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简单、成本低的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设置于各个公交站(特别是公交总站),包括充电桩、执行机构、充电头,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充电桩连接,所述充电头与所述执行机构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用于将所述充电头送至车辆取电端,所述充电装置通过与车辆的无线通讯或摄像头来指导执行机构精确的将充电头送至车辆取电端,实现智能充电,完全脱离司机的参与,避免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执行机构、充电头,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充电桩连接,所述充电头与所述执行机构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用于自动识别车辆并将所述充电头送至车辆取电端。
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定位机构、传送机构、控制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确定车辆取电端位置,所述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所述充电头至所述车辆取电端,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整个充电装置。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第一传送机构,与所述充电桩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充电头的空中平面运动;
第二传送机构,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充电头的升降运动;
第三传送机构,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充电头到达车身后的运动。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为悬臂,所述悬臂一端与所述充电桩连接。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为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一端与所述充电桩连接。
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为钢丝绳电动葫芦,所述钢丝绳电动葫芦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连接。
所述第三传送机构为一电动小车,所述电动小车一端与所述充电头固定连接。
所述充电装置与车辆设置无线通讯连接。
所述充电装置上设置摄像头。
相比现有的电动车充电装置,本发明有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0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