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电振动片及压电振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9358.9 | 申请日: | 2015-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1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正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电子水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9/215 | 分类号: | H03H9/215;H03H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姜甜 |
地址: | 日本千叶***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振动 振动器 | ||
本发明题为压电振动片及压电振动器。本发明提供能够谋求防止伴随小型化的安装时的短路的压电振动片。在一对振动臂部(30、31)之间具有具备装配电极(38A、38B)的支撑臂部(33)的压电振动片(3)中,将支撑臂部的基端侧的与第1装配电极(38A)连接的迂回布线(35b)形成在装配面(33a)上,在支撑臂部的前端侧的与第2装配电极(38B)连接的迂回布线之中,将至少通过第1装配电极的附近的迂回布线(36c)形成在反装配面侧,以使用于将第1装配电极(38A)接合到封装件侧的电极的导电性粘接剂,不与第2装配电极(38B)侧的迂回布线短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电振动片及具备该压电振动片的压电振动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便携电话、便携信息终端设备中,多数情况下作为用于时刻源、控制信号等的定时源、参考信号源等的器件,使用利用石英等的压电振动器。作为这种压电振动器,已知向形成有空腔的封装件内气密密封压电振动片的压电振动器。
作为压电振动片,已知所谓的中心臂类型的压电振动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中心臂类型的压电振动片具备:沿宽度方向隔着间隔而互相平行地配置的一对振动臂部;悬臂支撑这些一对振动臂部的基端部侧的基部;以及在一对振动臂部之间从基部延伸设置的支撑臂部(中心臂)。而且,以该支撑臂部为装配部,在封装件内安装压电振动片。具体而言,在封装件侧的电极焊盘将分别经由导电性粘接剂或金属凸点等的导电性接合材料设置在支撑臂部的表面的两个装配电极接合。由此,进行压电振动片对封装件内的安装的同时,能够从外部对振动臂部上的激振电极施加电压。
此外,在这种压电振动片中,使设在支撑臂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个表面(装配面)的两个装配电极和设在各振动臂部上的2系统的激振电极,通过经由所述基部而形成的2系统的迂回电极来分别连接。另外,为了确保两个装配电极的互相绝缘性,在支撑臂部的长度方向上隔着间隔而配置各个装配电极。因此,在支撑臂部的表面上,与位于支撑臂部的前端侧的装配电极连接的迂回电极,会通过位于支撑臂部的基端侧的装配电极的附近。
于是,在将压电振动片对封装件安装时,位于支撑臂部的基端侧的接合装配电极的导电性接合材料被压碎而浸润扩展,带来与位于支撑臂部的前端侧的连接到装配电极的迂回电极短路的风险。特别是,为了满足压电振动片的小型化要求,越缩小支撑臂部的宽度尺寸,该风险就越高。
关于这一点,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压电振动片中,在支撑臂部的宽度方向的互相对置的侧端面分别形成两个装配电极的迂回电极,因此有多少减少该风险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635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455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压电振动片那样,在将两个装配电极的迂回电极分别形成在支撑臂部的宽度方向的互相对置的侧端面的情况下,在对封装件进行安装时,也有装配电极上的导电性接合材料被压碎而浸润扩展,绕到支撑臂部的宽度方向的侧端面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存在位于支撑臂部的基端侧的接合装配电极的导电性接合材料,与位于支撑臂部的前端侧的连接到装配电极的迂回电极短路的风险。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构思,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谋求防止伴随小型化的安装时的短路的压电振动片及具备该压电振动片的压电振动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电子水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工电子水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9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