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差发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99016.7 | 申请日: | 2015-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8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波;陈子健;李志勇;张征;耿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谢伟,朱书明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差 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差发电器。
背景技术
温差发电器是建立在有关热电转换的三个物理效应的基础之上,采用热电材料制成的热电极,利用回路中的温度差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热电转换的效率取决于热电极的材料的性能、温差形成与控制系统的性能,后者依赖于热源和冷源的形式、换热方式,换热器结构,电路连接形式及控制。
现有的温差换热器主要按其形状可分为:平板式、圆柱式、环片式等,上述温差换热器的加热面积和冷却面积相同,结构松散,不能充分的利用热源,输出的功率有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温差发电器,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紧凑,能够充分利用热源,能够提供较高的输出功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差发电器,包括多个冷却通道、热流通道、多个导热板及多个温差发电件,所述导热板穿过所述热流通道将其纵向分隔,位于所述热流通道内的导热板为内翅片,而位于热流通道外部的导热板为外翅片,所述内翅片与所述热流通道配合形成多个内通道,每两条所述外翅片之间设有所述冷却通道,所述温差发电件设于所述外翅片与所述冷却通道之间,多个所述温差发电件电连接后通过导线引出正、负电极。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热流通道的上、下壁,所述外翅片相对分布于所述热流通道的上、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有上外罩及下外罩,所述上外罩、下外罩包围于所述外翅片、所述内翅片的外周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靠近所述冷却通道的端部处固定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冷却通道的接头穿过所述通孔伸入到所述冷却通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侧边挖设有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内通道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流通道的端部设有法兰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温差发电件分成至少两个阵列,每一个阵列中的温差发电件可引出正、负电极引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阵列中的温差发电件再分成至少两个组,每一组中的温差发电件并联连接、且并联连接有旁路二极管,每一阵列中的所有组温差发电件串联连接、并串联有防反二极管。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效果等进行说明:
上述温差发电器的热流通道通过所述导热板分隔形成多个所述内通道,位于热流通道内部的导热板为内翅片,位于热流通道外部的导热板为外翅片,而在每两条所述外翅片之间设有冷却通道,而温差发电件设于所述外翅片与所述冷却通道之间;通过将供热源(高温烟气)通过的热流通道(内通道)与冷却通道纵横立体设置,并且使温差发电组件能够同时与热流通道和冷却通道接触、并位于温差发电组件的不同侧,实现温差发电功能。所述温差发电器这样紧凑型的结构有利于通过强化温差发电组件的传热和冷却过程,充分利用热源能量,提高输出功率并降低成本;能够应用于紧凑型的热电转换装置,满足更高功率密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温差发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温差发电器的剖视图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温差发电器的剖视图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冷却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导热板的布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上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冷却通道,12、接头,14、固定压板,142、通孔,144、凹槽,20、热流通道,22、内通道,24、隔热层,26、法兰盘,30、导热板,32、内翅片,34、外翅片,40、温差发电件,52、上外罩,522、配合孔,54、下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90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振动能量采集器及其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