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98391.X | 申请日: | 2015-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9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民;鉴冉冉;谢鹏程;焦志伟;阎华;谭晶;李好义;安瑛;丁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45/04 | 分类号: | B29C45/04;B29C45/13;B29C33/30;B29C45/66;B29C45/17;B29C45/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特大型 塑料制品 模板 注射 成型 智能 制造 设备 方法 | ||
1.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模具、模具车、锁模机构、顶出机构、塑化注射机械手、取件机械手、起模机械手、模具车驱动装置等,模具直接安装固定在模具车上;模具在模具车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直接开合模,将模具车的上表面做成平面,并钻螺纹孔或T型槽、搭配模具紧固件使用,将模具固定锁死在模具车上;塑化注射机械手、取件机械手及起模机械手配备在模具车四周;相邻模具间设置锁模机构,锁模机构直接安装在模具上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模具车是平面导轨运动、高载荷齿形带运动或平面气垫运动等运动形式,可用液压驱动或电机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模具车采用平面导轨的形式,导轨采用精密直线导轨,模具车的上表面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大平板,可与导轨一次成型或分别成型后焊接、再精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塑化注射机械手可配置一个或多个,可实现空间维度的自由移动,可左右上下前后移动,可摆放在模具空间的任意位置,包括模具四周及上方,根据浇注系统浇口的位置和数量决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模具为两个或多个,合模方向可为一个或多个,由模具分型面的多少决定,模具分型面和浇口可灵活选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锁模机构采用大面积电磁体吸附锁模,一个或多个电磁体被安装在模具分模面处,且相接触的两模具电磁体相对布置,极性相反。
7.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设备进行产品制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模具固定在模具车上后,第一步,将模具车带动模具合模,由相邻模具间设置的锁模机构将模具锁紧,第二步塑化注射机械手将聚合物物料塑化,塑化注射机械手将其喷嘴与模具的流道入口压紧,并将熔化的聚合物注入模具型腔中;第三步,模具保压并冷却,塑化注射机械手移开,锁模机构转换成非锁紧状态,模具车移动开模;第四步,取件机械手和起模机械手共同工作,将型腔中的制品取出,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塑化注射机械手具有自适应塑化注射系统,塑化注射机械手有多个,塑化注射机械手都有喷嘴,可多喷嘴、多方位同时注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具上采用模具智能控温技术,使不同方向的熔体汇合时温度仍然较高,模具智能控温技术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或石墨烯快变模温技术等。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特大型塑料制品无模板注射成型智能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起盖螺栓的原理移植到注塑机开模动作中,开模时采用起模油缸或电动预开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83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