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数据传输的加密解密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97955.8 | 申请日: | 2015-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7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文策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数据传输 加密 解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数据传输的加密解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的普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带动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信息。一般来说,数据的操作包括存储、传输、处理三个过程,数据的网络上传输时可能存在有:非法用户冒充合法用户对系统进行非法访问;非法窃听敏感数据;随意篡改窃听到的数据,使接收到的数据失真甚至完全破坏等安全问题,比如使用RSA加密传输web数据,每次会话使用的都是同一密钥对,则可能存在非法用户冒充攻击,非法用户截获到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数据,虽是加密后的数据,但非法用户仍然可以直接向服务器提交截获到的加密后的数据,服务器端一但解密验证通过,则非法用户达到冒充合法用户的目的。这就是因为每次会话使用的是同一密钥,使每次登陆时提交的用户数据都是一样的,即使被加密,加密后的数据也是一样的,从而存在非法用户冒充合法用户的可能,出于对数据的安全性考虑,在数据的传输过程采用不同的数据加密系统,实现了在不同程度的数据保护。由于加密算法的安全性一方面依赖于算法内部的数学结构的严密性,另一方面依赖于密钥的保密性,因此,对数据的加密系统的研究,除了对加解密算法本身的研究外,还应该考虑密钥的生成、分发和密钥本身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网络数据传输的加密解密方法,以防止非法用户冒充合法用户或直接向服务器截取信息,提高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网络数据传输的加密解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应用端根据一规则生成一明key,并用一密钥对该明key进行加密,得到对应的密key;
步骤20、应用端请求服务器接口,并将密key传给服务端接口;
步骤30、服务端通过密钥把应用端传来的密key翻译成明key;
步骤40、服务端利用明key对需要返回应用端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将该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应用端;
步骤50、应用端根据明key对接收到数据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进行解析显示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0具体包括:
步骤11、应用端随机生成一包含数字和字母的字符串,并用apache的Base64对该字符串进行加密,形成一明key,将该明key存储下来;
步骤12、通过一密钥对明key进行加密,得到对应的密key。
进一步的,所述明key为8位字符串。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应用端后,将接收到的密key删除。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网络数据传输的加密解密系统,以防止非法用户冒充合法用户或直接向服务器截取信息,提高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网络数据传输的加密解密系统,包括:
明key加密模块:应用端根据一规则生成一明key,并用一密钥对该明key进行加密,得到对应的密key;
应用端请求模块:应用端请求服务器接口,并将密key传给服务端接口;
明key解密模块:服务端通过密钥把应用端传来的密key翻译成明key;
数据加密模块:服务端利用明key对需要返回应用端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将该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应用端;以及
数据解密模块:应用端根据明key对接收到数据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进行解析显示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明key加密模块具体包括:
明key生成模块:应用端随机生成一包含数字和字母的字符串,并用apache的Base64对该字符串进行加密,形成一明key,将该明key存储下来;以及
明key加密模块:通过一密钥对明key进行加密,得到对应的密key。
进一步的,所述明key为8位字符串。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将加密后的数据返回给应用端后,将接收到的密key删除。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对明key进行加密以及对数据进行加密,形成双重加密体制,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且在每次会话中的明key均随机生成,并在每次会话结束后进行注销,使得非法截取到的加密数据不能被轻易解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文策;,未经沈文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79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容分发网络的预分发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RTP报文识别方法及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