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闽楠组培快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97702.0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9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罗焕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焕荣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 代理人: | 吴安仪 |
地址: | 537823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闽楠组培快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中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闽楠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闽楠(Phoebe bournei)为樟科楠属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的园林绿化树种和优良的珍贵用材树种,其木材切削面光滑美观,是建筑、家具、雕刻和精密木模等的珍贵材料。在古老的建筑中,如世界自然和文化保护遗产——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白岩崖壁中的闽楠船棺,其建造年代距今己有3000多年,仍保存完好不朽;北京十三陵中有两人合抱的楠木柱,经久不腐,足以见得楠木的名贵和不朽的特性。但是由于自身生物学特性、人为砍伐以及自然环境等综合因素作用,致使闽楠资源接近枯竭,已成为我国II级珍稀颜危树种,现仅有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西部、浙江南部、广东北部、贵州东部和广西等省区海拔在200~10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有零星分布。闽楠种子和幼苗的存活经历较大的环境压力,在高湿度生境中的母树树冠下的种子不仅易受到土壤病原菌的感染,同样容易遭受动物所捕食,从而导致野外的闽楠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较低。
楠木材质有香气,质地柔和,结构致密,切面光滑美丽,不变形,是高档家具家装上等珍贵材料。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以致今后较长的时期内,中高档品质的装饰装修材料和家具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市场上楠木缺口很大,供应量非常少。因此,合理地开发利用闽楠资源,必将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未见国外学者对闽楠进行研究报道,国内在种子萌发、生物量等方面有一些零散的研究,对其无性繁殖技术研究更是鲜见报道。因此,为促进闽楠繁衍生息,建立闽楠无性繁殖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对于闽楠良种快繁和规模生产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出一种闽楠组培快繁方法,本发明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经过诱导培养、继代培养、生根以及炼苗移栽等过程成功地获得了闽楠离体再生植株,建立了闽楠的离体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种闽楠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诱导培养:采集闽楠优株根部当年生幼嫩萌芽条,剪取所需要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先用洗洁精浸泡1~3h,同时用软毛刷刷洗表面的柔毛,再用自来水冲洗3~5h,茎剪成1.0~1.5cm、带1~2个腋芽的茎段。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80%乙醇溶液中消毒10~30s,再用0.1%升汞浸泡7~20min,无菌水冲洗7~8次,接种至诱导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诱导。接种后置于每天光照10~14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3000lx,置于培养温度为25~28℃的条件下培养直至形成不定芽。
(2)继代培养:将步骤(1)培养后长出的嫩芽从基部剪下并转入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接种后先在25~28℃条件下全暗培养1~3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1~15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3000lx,置于培养温度为25~28℃的条件下培养,每20天继代一次。
(3)生根培养:将步骤(1)或(2)的芽苗长至1.5~2.5cm高时,切割成单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诱导生根,接种后置于每天光照14~16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5000lx,培养温度为25~28℃的条件下培养至生根。
(4)炼苗移栽:将长至3~4cm的生根试管苗的培养瓶瓶盖半打开在培养室中炼苗1~3天后,培养瓶瓶盖全打开在室外于自然光照下炼苗2~4天后将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养基,尽量不伤害根部,栽入由泥炭土:黄泥土=1:1混合成的基质中并移栽定植于大田中,移栽1个月内保持空气湿度80%以上。
上述步骤(1)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MS+2.0~8.0mg/L 6-BA+1.0~4.0mg/L NAA+15~30g/L蔗糖+3.5~6.0g/L琼脂,pH为5.4~5.8。
上述步骤(2)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MS+0.1~1.0mg/L NAA+2.0~6.0mg/L 6-BA+15~30g/L蔗糖+3.5~6.0g/L琼脂,pH为5.4~5.8。
上述步骤(3)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1.0~3.0mg/L IBA+1.0~2.0mg/L ABT1+15~30g/L蔗糖+3.5~6.0g/L琼脂,pH为5.4~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焕荣;,未经罗焕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7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