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和光学片、以及光学片的筛选方法和光学片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96573.3 | 申请日: | 2015-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5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古井玄;辻本淳;内藤亚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6F3/045;G02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沈雪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面板 显示装置 光学 以及 筛选 方法 制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和光学片、以及光学片的筛选方法和光学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平板型PC以及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具备双方向通信功能且搭载有信息显示以及信息输入用的透明触摸面板的移动型信息终端设备,开始在日本乃至全世界广泛普及。
作为透明触摸面板,有成本上优异的电阻膜方式,但从可以进行多点触控等手势操作和不易损坏超高精细化的显示元件的画质等方面来看,对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面板、特别是投影型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面板的需求逐渐扩大。
为了防止外光的映入等,有时在触摸面板的表面设置具有凹凸结构的防眩性片。
另外,为了防止构成触摸面板的构件间的紧贴及干涉条纹、防止触摸面板和显示元件之间的紧贴及干涉条纹等,作为触摸面板的最表面基材、内部基材及最背面基材等,往往使用具有凹凸结构的光学片。
但是,在使用防眩性薄膜等具有凹凸结构的光学片的情况下,由于其凹凸结构,存在影像光中产生能看到微细的亮度不均的现象(刺目)而使显示质量降低的问题。特别是在近年来的超高精细化的显示元件(像素密度300ppi以上)中,刺目问题更为严重。
作为防止表面凹凸引起的刺目的技术,公开了专利文献1~9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050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6781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8865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8641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12839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2-196117号公报
专利文献7:国际特开第2007/111026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8-158536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11-2531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及2通过赋予内部雾度来改善刺目。但是,像素密度300ppi以上的超高精细显示元件有刺目变强的倾向,若要仅通过内部雾度抑制刺目,则不得不进一步增大内部雾度。另外,若内部雾度较大,则分辨率有降低的倾向,但在超高精细显示元件中,该倾向更大。因此,即使如专利文献1及2那样仅着眼于内部雾度,也不能得到适于像素密度300ppi以上的超高精细显示元件的光学片。
专利文献3~9中,通过将光学片的表面形状设计成特定的形状,而赋予防眩性并改善刺目。但是,专利文献3~9的技术中,不能防止像素密度300ppi以上的超高精细显示元件的刺目。
本发明是在这种状况下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具有凹凸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像素密度300ppi以上的超高精细显示元件的影像光刺目的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及光学片。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防止像素密度300ppi以上的超高精细显示元件的影像光刺目的光学片的筛选方法及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所述课题,对防止刺目的光学片的表面形状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认为刺目的原因在于,影像光透射具有表面凹凸的光学片时,由于凹凸形状,透射光产生变形。因此,以往为了防止刺目,如专利文献3~9那样进行降低凹凸的倾斜角度来减弱凹凸程度的设计。但是,在这些设计中,即使可防止像素密度较低的显示元件的刺目,也不能防止像素密度300ppi以上的超高精细显示元件的刺目。
本发明人等进一步反复研究,惊人地发现,若相反地增强凹凸程度直到一定水平,则有可防止刺目的倾向。但是,仅增强凹凸程度,有时不能防止刺目,另外,若过于增强凹凸程度,则有时对刺目以外的光学特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针对适当的凹凸,进一步反复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下述[1]~[9]的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和光学片、以及光学片的筛选方法和光学片的制造方法。
[1]一种触摸面板,其具有光学片作为构成构件,其中,所述触摸面板用于像素密度300ppi以上的显示元件的前面,所述光学片在表面具有凹凸形状,且所述凹凸形状满足选自下述(A)~(C)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条件(A):所述凹凸形状的倾斜角度分布曲线中显示峰值的1/2的值的倾斜角度的间隔为5~1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6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