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织类减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4980.0 | 申请日: | 2015-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0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王超;罗鹏;杨永森;陈娟;蒲忠杰;张芳芳;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郑众琳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类减容 装置 | ||
1.一种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编织支架(1),所述编织支架(1)由形状记忆合金丝线网状编织而成,所述编织支架(1)包括位于左心室(2)内的支架主体(11)、穿过心尖(21)的腰部(12)和位于心尖(21)外部的下盘面(13),所述下盘面(13)的形状与所述左心室(2)外壁相配合,所述支架主体(11)释放后的形状与左心室(2)内壁相配合,所述支架主体(11)远离心尖(21)的一面覆盖有阻流膜(3),所述支架主体(11)远离心尖(21)的一面沿周向设有内壁固定结构(14),所述内壁固定结构(14)将所述支架主体(11)与左心室(2)内壁相固定;所述编织支架(1)内设有紧固连接结构(4),所述紧固连接结构(4)的一端系在所述支架主体(11)远离心尖(21)的一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紧固连接结构(4)的另一端从所述支架主体(11)的内部伸出至所述下盘面(13)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1)靠近心尖(21)的一面与左心室(2)内壁贴合,所述支架主体(11)远离心尖(21)的一面为平面或向心尖(21)方向凹陷的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1)靠近心尖(21)的一面设有向远离心尖(21)方向凹陷的环形凹口(113),所述环形凹口(113)绕所述心尖(21)的周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1)包括圆盘状的支撑盘(111)和位于支撑盘(111)中心与腰部(12)连接的支撑腰部(112),所述内壁固定结构(14)沿支撑盘(111)的周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1)靠近心尖(21)的一面为平面,所述支架主体(11)远离心尖(21)的一面为平面或向心尖(21)方向凹陷的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固定结构(14)为多个第一倒钩(141),所述多个第一倒钩(141)沿所述支架主体(11)远离心尖(21)的一面的周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固定结构(14)为多个突尖(142),所述突尖(142)由形状记忆合金丝线网状编织而成,所述突尖(142)沿所述支架主体(11)远离心尖(21)的一面的周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突尖(142)的尖端组成的圆的直径比所述支架主体(11)的最大直径大6~2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尖(142)远离心尖(21)的一面与所述支架主体(11)与突尖(142)的连接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6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尖(142)远离心尖(21)的一面与所述支架主体(11)远离心尖(21)的一面之间的夹角(β)为90~180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尖(142)的尖端还设有第二倒钩(14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固定结构(14)为沿所述支架主体(11)远离心尖(21)的一面的周向向外延伸的凸边(144)。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连接结构(4)为紧固线(41)或紧固棒(42)。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1)面向左心室(2)内壁的两侧面设有向中心延伸的多个凹槽(15)。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类减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1)与腰部(12)之间设有中结扎套(53),所述中结扎套(53)将所述支架主体(11)与腰部(12)之间的丝线结扎在一起,所述腰部(12)与中结扎套(53)之间设有上盘面(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49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双头医用手钻
- 下一篇:包括运送构件的装载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