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伤口治疗设备及其工作压力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94862.X | 申请日: | 2015-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9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潘力;林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G06F3/0488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153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伤口 治疗 设备 及其 工作压力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负压伤口治疗设备及其工作压力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负压伤口治疗设备,其原理为通过对伤口处施加负压,来促进伤口的愈合。根据近10年来的临床使用经验,该设备对各种急慢性的伤口处理有着良好的愈合效果。在使用负压伤口治疗设备治疗伤口时,一般主要采用较低的负压,一般为-55mmHg到-175mmHg,根据伤口的实际情况再设置合适地的压力。患者的伤口在不同阶段将会使用不同的压力,医护人员需要经常更改或设置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的压力大小。
现有技术中,对压力调整的方式为:进入压力调整菜单,通过实体或虚拟的增加和减小按钮来调整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的压力大小。对于小范围的调整,需要多次按压按钮来进行调整,而且每次按压的调整幅度不能设置。对于大范围的调整,则需要长时间按压按钮来进行调整,需要操作人员把握按压时长,否则需要再进行小范围的细致调整。总体而言,现有技术中对压力调整的方式复杂,操作不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负压伤口治疗设备及其工作压力控制方法,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调整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的压力大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的工作压力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负压伤口治疗设备设有触摸面板,该方法包括:
识别滑动触摸操作的接触位置,并根据所述接触位置计算所述触摸操作的操作方向及操作距离;
根据所述操作方向、所述操作距离和设置的压力调整范围获得压力变化值;
在所述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的初始压力值的基础上根据所述压力变化值调整所述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的工作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压力为预先设定的值或为所述负压伤口治疗设备当前的工作压力值。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触摸操作的接触位置前还包括:
激活所述触摸面板的压力调整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接触位置计算所述触摸操作的操作方向及操作距离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接触位置的初始触点的坐标;
获取所述接触位置的结束触点的坐标;
根据所述初始触点和结束触点的坐标计算所述触摸操作的操作方向及操作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接触位置的结束触点的坐标前还包括:
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所述接触位置的多个中间触点的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方向、所述操作距离和设置的压力调整范围获得压力变化值前还包括:
计算包括所述初始触点、中间触点以及结束触点中相邻两个触点的间隔距离;
根据所述操作方向、所述间隔距离和设置的压力调整范围获得每个触点的对应的压力瞬时值;
显示所述压力瞬时值。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负压伤口治疗设备,该设备包括:
触摸面板,用于提供对设备进行滑动触摸操作的触摸区域;
触摸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对所述触摸面板的滑动触摸操作的接触位置,并根据所述接触位置计算所述触摸操作的操作方向及操作距离;
压力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摸识别单元获得的所述操作方向、所述操作距离和设置的压力调整范围获得压力变化值;
压力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的初始压力值的基础上根据所述压力处理单元获得的所述压力变化值调整所述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的工作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识别单元包括:
触点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接触位置的初始触点及结束触点的坐标;
分析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触点和结束触点的坐标计算所述触摸操作的操作方向及操作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触点采集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所述接触位置的多个中间触点的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计算模块还用于计算包括所述初始触点、中间触点以及结束触点中相邻两个触点的间隔距离;
所述压力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方向、所述间隔距离和设置的压力调整范围获得每个触点的对应的压力瞬时值;
所述负压伤口治疗设备还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压力瞬时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负压伤口治疗设备设置用于调整压力大小的触摸板,操作人员可以直接激活压力调整功能,通过滑动触摸操作,可以更方便更精确地控制负压伤口治疗设备的工作压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48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