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掺杂α’相Sr2SiO4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3264.0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4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周天元;王骋;杨浩;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盛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59 | 分类号: | C09K11/59;B82Y20/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掺杂 sr sub sio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掺杂α’相Sr2SiO4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粉体满足下式所示的硅酸锶组分:(Sr1‑xREx)2SiO4,式中RE为稀土元素中的一种,0.001≤x≤0.05。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稀土掺杂Sr2SiO4粉体具有相纯度高,物相检测为纯α’相,无需添加助熔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相稳定。本发明的方法合成温度低,仅需600~650℃,比普通固相法至少低500℃以上,节能效果明显,对设备等的要求也大大降低。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稀土掺杂Sr2SiO4粉体,其颗粒尺寸小,仅为为50~100nm,因煅烧温度低,粉体团聚较轻,适用于纳米尺寸颗粒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先进粉体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以高比表面的介孔结构SiO2粉体为Si源,在低的煅烧温度下制备纯α’相Sr2SiO4纳米粉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光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照明器件以其节能、环保、高效等优点已在道路与景观照明、平板显示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其取代白炽灯成为下一代照明光源已逐步变为现实。其相关产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催生技术革命、培育新兴产业、促进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目前,基于荧光粉光转换产生白光的方案以其工艺简单、效率高等特点仍是目前应用和研究的主流。目前商业化白光LED多是采用蓝光芯片搭配Y3Al5O12:Ce3+(YAG:Ce3+)黄色荧光粉(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因发明了该荧光粉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奖),该方案尽管展现出高发光效率和化学稳定性,但其红区发射欠缺造成器件显色指数偏低,且存在专利保护。因此,各类新型的荧光材料体系获得了广泛研究。其中,稀土(尤其是Eu、Dy等)掺杂的正硅酸锶Sr2SiO4材料体系获得较多关注。硅酸盐基质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还具有较强的耐紫外辐射能力,并在封装树脂中具有较强的耐久性,Eu2+掺杂的M2SiO4(M=Sr,Ca,Ba)体系目前也已经获得了初步的商业 化应用,该基质材料已成为重要的发光基质材料。
然而,该基质材料存在两种晶相,α’-Sr2SiO4和β-Sr2SiO4,且众多的文献资料研究表明,掺入到两种晶相格位的稀土离子往往具有相异的发光性能,比如发光波长、发射峰半高宽、发射强度及相应的激发性能。基于此,不同稀土离子掺杂的不同物相的Sr2SiO4发光粉体有着不同的应用潜力和领域。其中,α’相Sr2SiO4粉体对Dy3+、Pr3+等离子相比于β相Sr2SiO4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及激发波长匹配等优势。
目前,制备稀土掺杂Sr2SiO4硅酸盐粉体材料的主要方法为固相法,原料为SrCO3、SiO2和稀土氧化物,其煅烧温度在1100-1300℃,且合成粉体的物相组成通常α’和β共存,且往往含有SrSiO3杂相,很难通过直接优化煅烧温度制度来获得纯相α’-Sr2SiO4粉体。而众所周知,物相种类特别是杂质含量将对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转换效率有重要影响,制备纯α’相Sr2SiO4粉体至关重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盛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盛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3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油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钻井液用高弹性防塌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