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体温计及其夹持状态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93039.7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2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阮祥辉;朱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知音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业刚;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宝兴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体温计 及其 夹持 状态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温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体温计及其夹持状态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穿戴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采用电子传感器采集体温的电子设备。通过长时间且持续的体温测量,从而可得到在数小时内用户体温的连续变化曲线,从而可为用户提供其健康状况的数据以作参考。传统的体温测量方式通常将温度传感器设于体温计探头的顶部,并通过胶带、绑带或表带等固定方式将温度传感器探头固定于用户的皮肤上,从而获取接触点之处皮肤的温度值。但这种检测方式的缺陷在于:这种体温检测方式仅仅只能用于测量手腕或手臂等地方的温度,而无法检测最接近体温真实温度值的腋窝处的温度。从而无法得到准确的体温数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易于实施且成本低廉的电子体温计及其夹持状态的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种电子体温计,其包括体温计壳体,在该体温计壳体内设有控制电路,在所述体温计壳体一端端部设有体温计探头,在该体温计探头的顶部及侧壁上设有三个用于检测用户腋窝处温度用的温度传感器;且将体温计探头夹持于用户腋窝处,或通过胶带等方式固定于用户手臂上方靠近腋窝处,控制电路可每间隔一段时间读取三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并发送射频信号至接收设备。
所述体温计壳体为叶片状的塑料壳体,其两侧壁为弧面,在体温计壳体内设有空腔,在该空腔内设有控制电路。
所述体温计探头为形状与用户的腋窝夹持的弧度相对应的金属块状体,在所述体温计探头的弧面端的顶部及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三个测量体温用的温度传感器,体温计探头的平面端与体温计壳体形成可拆卸连接,三个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体温计壳体内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器及与其相连的射频天线,所述三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则与射频天线电连接。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接收设备的软件每次收到一个时间点上的三个温度值,计算出其中的最大值Tmax,将Tmax作为当前的体温值;
b、计算得出三个温度值中的最小值Tmin;
c、计算最大温差值Tdelta=Tmax-Tmin;
d、将最大温差值Tdelta作为当前的夹持状态的量化数据,所测的温度接近体温时,最大温差值越小,夹持状态越好;最大温差值越大,则夹持状态越差,在测得温度偏离体温较多时,最大温差值Tdelta也接近于零,此时所测的温度为当前气温,测试失败。
所述接收设备为用于接收由电子体温计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并通过射频天线所输出的设备,或是与电子体温计相配合使用并安装了应用软件的智能手机。
所述夹持状态为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体温过程中,电子体温计在腋窝下夹持状态的量化数据。
所述体温和夹持状态数据同时在接收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给用户,同时在体温上升到指定数值时提醒用户。
在夹持状态数据上升到指定数值的同时提醒用户,根据指定数值的大小,可判断此时的夹持状态是否良好,如果数值较大,则表示夹持过松,测得的温度准确性较低,如果数值较小,则夹持的准确性较高。
本发明的贡献在于,其有效克服了传统的体温测量方式仅仅只能用于测量手腕或手臂等地方的温度,而无法检测最接近体温真实温度的腋窝处的温度,从而导致温度检测不准确的缺陷。本发明通过在体温计探头的顶部及侧壁上分别装设有三个温度传感器。三个传感器人体腋窝处的弧度相匹配,从而有效解决传统体温测量方式不能测量腋窝处的温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具有设计新颖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发明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电子体温计包括体温计壳体10、控制电路20及体温计探头30。
如图1,所述体温计壳体10的塑料壳体,在本实施例中,体温计壳体由食品级塑料(如PP塑料)制成,所述体温计壳体10为叶片状的塑料壳体,其两侧壁为弧面。在体温计壳体10内设有空腔,在该空腔内设有控制电路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知音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知音同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3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