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91894.4 | 申请日: | 2015-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6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于机房,其中,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第一节流装置、制冷冷凝器、制冷阀体、第一阀体、热管冷凝器、热管阀体、第一储液罐、泵体、第一单向阀、多通道换热器、第二节流装置、第二阀体、第二单向阀和温控装置,温控装置根据室外的环境温度控制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制冷阀体和热管阀体的开启或关闭,以改变换热介质在产品中的流通路径,进而改变产品的工作模式,实现产品可根据室外温度变化,控制产品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以使产品最大程度地利用室外环境中的冷源,从而在满足空调系统的冷量输出与热负荷相适应的前提下,降低了产品在产生冷量方面消耗的功率,实现了产品的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信息产业数字化建设以及家电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机房、基站的数量迅速增加,从而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据统计机房、基站空调的能耗占其总能耗的40%以上,其原因在于数据中心显热负荷大,且围护结构封闭,为保证对机房、基站的散热,机房、基站空调需一年四季全天候运行,然而,在室内设定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的季节,常规的空调系统无法利用室外的冷源,仍需继续运行压缩式制冷系统,相对而言,这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且对于空调系统而言,还存在低温启动、润滑、能量调节等使用可靠性问题;目前,为降低机房、基站在温度控制和温度保持方面的能源消耗,采用室内外温差低成本输送热量或向室内提供冷量的方法已成为本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如目前采用的新风系统,但该装置不能确保室内空气品质,即无法杜绝室外的灰尘、水分等进入室内,从而易对服务器等电子设备造成损害,而普通的气-气热交换系统虽然能够保证室内空气的品质,但对于热负荷大和温度均匀度要求高的机房对象,需要庞大的换热面积以克服气-气热交换器传热效率低的弊端,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室外冷源,以降低使用能耗的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用于机房,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机房内,且所述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回气口连通,且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制冷阀体;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通;制冷冷凝器,所述制冷冷凝器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入口连通,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且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体;热管冷凝器,所述热管冷凝器的入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通,且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热管阀体;多通道换热器,所述多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储液罐、蒸发通道和冷凝通道,所述蒸发通道和所述冷凝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罐内,所述蒸发通道的入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制冷冷凝器的出口连通,且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二阀体,所述冷凝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热管冷凝器的出口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一储液罐相连通;泵体,所述泵体入口与所述第一储液罐的出口连通;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泵体的出口连通,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通;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蒸发通道的出口连通,出口与所述回气口连通;和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所述泵体、所述制冷阀体和所述热管阀体连接,所述温控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室外的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一储液罐内部换热介质的温度,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及所述换热介质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所述泵体、所述制冷阀体和所述热管阀体的开启或关闭、以及所述泵体的输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1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