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制砖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91655.9 | 申请日: | 2015-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9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梁学问;金鹏康;梁波;乔芳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利生污泥处理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2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 地址: | 71002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污泥 工艺 | ||
1.一种污泥制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对城市污泥进行脱水性调理:加入污泥脱水剂对污泥进行调理,破坏污泥胶体的稳定结构,扩大颗粒间隙,从而使其易于与其他原料混合,同时提高脱水性能;
2)对城市污泥进行除臭处理:通过添加除臭剂和改变运输方式两种途径,对运输过程和利用过程的污泥臭气进行控制;
3)对城市污泥中重金属进行控制:添加稳定剂以抑制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性,改变重金属的存在形式,从而影响其迁移特性,使其通过焙烧阶段后稳定与污泥砖中;
4)将处理后的污泥泥料与粘土和添加剂进行配料;
5)将配料送进强力挤出搅拌机充分混合,再经强力轮碾碾练均化后送入陈化池,陈化24小时;
6)陈化后的制砖泥料送进制坯车间,进行压力成型制坯;
7)成型后的砖坯送入烘干室烘干;
8)将烘干后的砖坯放入隧道窑进行烧结;
所述步骤1)中,污泥破胶剂由含钙物质粉末和含铝物质粉末混合组成,其中,含钙物质粉末为次氯酸钙,含铝物质粉末为硫酸铝,总的组份中,钙与铝的质量比为9:1;按照污泥破胶剂占干污泥质量5%~10%的比例进行投加,在环境温度为30~35℃的条件下反应8h以上,随后静置2h将污泥破胶后的产水排除;
所述步骤2)中,除臭剂由质量百分比50~65%的煤粉和35~50%的次氯酸钙粉混合组成,按照除臭剂占污泥质量3~10‰的比例进行投加,搅拌混合均匀,常温下静置3h以上;
所述步骤3)中,稳定剂为螯合型有机化合物,每升污泥中投加量为2~5g,混合均匀后,在常温下反应15~30min;
所述步骤4)中,污泥泥料、粘土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20:56: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制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型有机化合物为氨基甲酸盐类(DTC)高分子重金属螯合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制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添加剂为质量比18:4的粉煤灰和Fe2O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制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制坯压力为8~1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制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烘干室为人工隧道窑,采取连续干燥,热风从窑尾一端鼓入,窑内温度150℃~200℃,砖坯从窑端进入,从窑尾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制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隧道窑按其长度分为预热带、焙烧带、保温带和冷却带,砖胚在每个区的停留时间均为24~30h,其中预热带温度为200~300℃、焙烧带温度为900~1000℃、保温带温度为350~400℃、冷却带温度为20~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利生污泥处理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市利生污泥处理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16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饱和磁通量密度的锰锌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级孔调控型硅藻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