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电视屏幕及激光电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90772.3 | 申请日: | 2015-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6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得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H04N5/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电视 屏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电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激光电视屏幕及激光电视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电视是利用半导体泵浦固态激光工作物质,产生红、绿、蓝三种波长的连续激光作为彩色激光电视的光源,通过电视信号控制三基色激光扫描图像。其色域覆盖率理论上可以高达人眼色域范围的90%以上,这比现有LED电视最高的62%色域覆盖率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由于色域覆盖率的提高,不仅可以使整个电视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有层次感、通透的感觉,同时画面的清晰度也会随着色彩饱和度的提高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由于采用激光作为电视的背光源,激光电视可以做的更薄,适合家庭使用。激光电视还克服了人眼长时间观看荧光粉产生的荧光色所造成的不适感,而且对人眼没有辐射。
由于普通的投影屏幕的亮度以及对比度达不到家用电视的标准,为了达到良好的亮度及好的对比度,各制造商均采用昂贵的专用屏幕。这在达到好的显示效果的同时,也抬高了激光电视的成本,同样也阻止了激光电视的普及。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电视屏幕及激光电视系统,能提高投射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电视屏幕,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上具有若干个用于将激光电视主机投射的光线反射给观众、以及吸收环境光的光学模块,所述光学模块横向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上;
所述光学模块包括用于将激光电视主机投射的光线反射给观众的反射面,用于吸收环境光的吸光面和粘附于光学膜片上的粘贴面,所述反射面、吸光面和粘贴面构成三角形柱;
所述光学膜片上的若干个光学模块从上至下连续排列,使各光学模块的粘贴面连接成一个整体,而反射面和吸光面则成一定角度面向观众,具体为:相邻两个光学模块中,上层光学模块的反射面连接下层光学模块的吸光面,使所有光学模块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所述的激光电视屏幕中,所述粘贴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度,所述反射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70度,吸光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40度。
所述的激光电视屏幕中,所述反射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吸光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度。
所述的激光电视屏幕中,所述吸光面上具有黑色吸光层。
一种激光电视系统,包括激光电视主机和如上所述的激光电视屏幕,所述激光电视主机发出的图像投射至激光电视屏幕上,由所述激光电视屏幕反射给观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激光电视屏幕及激光电视系统,其中,激光电视屏幕在背板上设置光学膜片,在光学膜片上设置若干个用于将激光电视主机投射的光线反射给观众、以及吸收环境光的光学模块,使激光电视主机发出的图像投射至激光电视屏幕上,由所述激光电视屏幕反射给观众,而环境光线则被光学模块吸收,实现了在提高图像亮度的同时,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电视屏幕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电视屏幕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电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电视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电视屏幕及激光电视系统,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电视屏幕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电视屏幕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电视屏幕包括背板10,所述背板10上设置有光学膜片20,所述光学膜片20通过粘胶粘贴在背板10上,且光学膜片20上具有若干个光学模块30,用于将激光电视主机投射的光线反射给观众、以及吸收环境光。所述光学模块30横向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20上,即若干个光学模块30横向设置,且相互平行,使其反射光的方向一致,确保画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0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