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营养米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0688.1 | 申请日: | 2015-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5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万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万齐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7/143;A23L11/30 |
代理公司: |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64103 | 代理人: | 孙彦虎 |
地址: | 755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营养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马铃薯营养米,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原料:马铃薯、枸杞、米粉;上述马铃薯、枸杞、米粉的质量份数为:马铃薯1~100、枸杞1~60、米粉1~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营养米,其特征在于:该马铃薯营养米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将清洗完的马铃薯去皮切块,以获得马铃薯块;
将马铃薯块、枸杞加水蒸煮20~30分钟,将煮后的水冷却以获得备用水;
将蒸煮后的马铃薯块和枸杞置于磨浆机中粉碎磨浆,再加入等量冷却的备用水充分混合后,用搅拌器打匀过滤,以获得马铃薯枸杞浆液;
将80~100目的米粉加入马铃薯枸杞浆液中搅拌混合以获得马铃薯复合原料,将马铃薯复合原料送入造粒机造粒以获得半成品营养米;
将半成品营养米经微波干燥后筛选完进入连续式蒸煮机进行气蒸,其中,气蒸温度为100℃,时间为8~10分钟;
对经过气蒸处理的半成品营养米进行冷暖风结合干燥处理后,再自然冷却既得马铃薯营养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营养米,其特征在于:马铃薯营养米还包括下述原料:玉米淀粉、蔬菜粉、米胚粉、坚果粉、黄豆粉;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玉米淀粉、蔬菜粉、米胚粉、坚果粉、黄豆粉加入马铃薯枸杞浆液中搅拌混合;
将食用油、葡萄糖酸内酯、食用盐、食用香精加入马铃薯枸杞浆液中搅拌混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铃薯营养米,其特征在于:上述米胚粉、玉米淀粉的质量份数为:米胚粉8~20、玉米淀粉5~15;上述食用油、葡萄糖酸内酯、食用盐、食用香精的质量份数为:食用油1~12、葡萄糖酸内酯1~11、食用盐1~15、食用香精0.1%~0.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营养米,其特征在于:在“将80~100目的米粉加入马铃薯枸杞浆液中搅拌混合以获得马铃薯复合原料,将马铃薯复合原料送入造粒机造粒以获得半成品营养米”步骤中:半成品营养米的含水量为:10%~20%,造粒机的挤压腔温度分别为:一区75℃~85℃,二区90℃~110℃、三区70℃,螺杆转速为:170r/min~190r/min,进料速度为:25r/min~35r/min。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营养米,其特征在于: “对经过气蒸处理的半成品营养米进行冷暖风结合干燥处理后,再自然冷却既得马铃薯营养米”的步骤具体为:
先在相对湿度为25%、风速为2.8m/s及温度为85℃~95℃的条件下对干燥设备的干燥仓预热3~8分钟后,将半成品营养米输送至干燥设备的干燥仓中进行干燥:其中,前期干燥的温度为90℃,相对湿度为60%,干燥时间长度为15min,风速为2.5m/s;后期干燥温度为60℃,相对湿度25%,风速2.5m/s,干燥15min;
利用单滚筒对冷暖风结合干燥处理后的半成品营养米进行结团分散;
自然冷却分散后的半成品营养米既得马铃薯营养米。
7.一种马铃薯营养米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清洗完的马铃薯去皮切块,以获得马铃薯块;
将马铃薯块、枸杞加水蒸煮20~30分钟,将煮后的水冷却以获得备用水;
将蒸煮后的马铃薯块和枸杞置于磨浆机中粉碎磨浆,再加入等量冷却的备用水充分混合后,用搅拌器打匀过滤,以获得马铃薯枸杞浆液;
将80~100目的米粉加入马铃薯枸杞浆液中搅拌混合以获得马铃薯复合原料,将马铃薯复合原料送入造粒机造粒以获得半成品营养米;
将半成品营养米经微波干燥后筛选完进入连续式蒸煮机进行气蒸,其中,气蒸温度为100℃,时间为8~10分钟;
对经过气蒸处理的半成品营养米进行冷暖风结合干燥处理后,再自然冷却既得马铃薯营养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铃薯营养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玉米淀粉、蔬菜粉、米胚粉、坚果粉、黄豆粉加入马铃薯枸杞浆液中搅拌混合;
将食用油、葡萄糖酸内酯、食用盐、食用香精加入马铃薯枸杞浆液中搅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万齐米业有限公司,未经宁夏万齐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06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