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接开关的芯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9737.X | 申请日: | 201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1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任宏宇;高建华;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宏宇 |
主分类号: | H01H1/56 | 分类号: | H01H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结构 | ||
1.分接开关的芯体结构,其主要部件包括:绝缘内管的旋转主轴(1)、动触头组的切换机构(2)、分接开关的装拆板闸(3-1)、触头接触的脱开构造(3-2)、支撑托架的轴承设施(4);其特征在于:绝缘内管的旋转主轴(1)的尾部以及其外圆周上的各相两端位置都安设有支撑托架的轴承设施(4),其中以固设于分接开关绝缘壳体即外管的腔内壁环周的定触头两端为托架,以固转其上的轴承对绝缘内管的旋转主轴(1)外圆作支撑,还以轴承对绝缘内管的旋转主轴(1)的尾端作支撑,构成分接开关降低扭矩的设施,使分接开关在挡位切换中,芯体结构的扭转力矩不用减速器增矩而直接操纵,实现小于GB10230.1国家标准20N·m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接开关的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绝缘内管的旋转主轴(1)的外圆与分接开关的绝缘壳体外管内壁上环周固设的各个定触头间只留有1~10毫米的绝缘油隙,而其壁厚也只限制在4~13毫米,使其获得空心内腔,全部容纳各相的动触头组的切换机构(2)、分接开关的装拆板闸(3-1)、触头接触的脱开构造(3-2)的芯体结构;同时更靠近支撑托架的轴承设施(4)所在位置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接开关的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触头座(2-1)、若干个动触头(2-2)、若干个弹簧(2-3)构成的动触头组的切换机构(2),触头座(2-1)的轴向侧壁上都留有循环孔,即触头座(2-1)的校正孔,动触头组(2-2)的功能孔,再加上扩宽且封闭的内管腔体只在各相动触头切换定触头位置开口,于是变压器箱体中对流的油流直接经过或直指冲向动、定触头接触发热处,又加上动触头组的片式散热构造,使分接开关的触头温升控制在<10K以下,远小于国家标准≤15K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接开关的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分接开关的装拆板闸(3-1)为芯体结构的闸锁机构,分接开关处于工作状态时,它能够由伸出的闸板划卡在固定于绝缘壳体外管的环形闸挡上而不使芯体结构轴向离位,但却可以周向切换挡位;触头接触的脱开构造(3-2)为芯体结构最凸出的动触头组缩离定触头机构,两机构相辅相成的完整组合构成芯体结构的装拆系统(3):当采用一根与各孔滑动配合的圆锥头刚钎插入分接开关的装拆板闸(3-1)的两闸板间的闸孔时,由于锥度的作用,两半闸孔被撑开,由小变大,使两闸板缩离闸挡,刚钎继续深入穿入动触头组的切换机构(2)的触头座中校正孔,进而又穿过轴线比校正孔轴线向定触头错位1/4~1/2相等孔径的动触头组(2-2)的功能孔,迫使它们轴线趋向重合而动触头组缩离定触头,达到分接开关的芯体结构抽出或装入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宏宇,未经任宏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97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