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多孔陶瓷吸音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9576.4 | 申请日: | 2015-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1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李武会;逯峙;王可桢;姚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B09B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多孔 陶瓷 吸音 材料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多孔陶瓷吸音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是氧化铝产量的两倍左右,目前均露天堆存。炼钢炉渣因含f-CaO和成分不稳定,利用率在25%左右。电石渣长期堆积会造成良田盐碱化。我国煤矸石每年增加两亿吨,形成了一座座矸石山。锅炉渣中碳、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含量较高,可重新用作硅酸盐制品的骨架。通过成本简单工艺回收二次资源,实现变废为宝,这样做对环境保护、资源再生和再利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几年,工业、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噪声污染成为继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之后的全球的第三大污染。在铁路和高速公路两旁周边区域,噪声污染已危及居民的听力系统,易使人产生耳鸣、耳聋,甚至影响到周边环境电气、仪表的正常运行及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成本多孔陶瓷吸音材料及其制造工艺,该吸音材料以冶金工业废弃物赤泥和钢渣为主要原料,能够解决地铁、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铁路噪音污染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成本多孔陶瓷吸音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联合法赤泥23~28%、钢渣23~28%、煤矸石13~18%、电石渣8~12%、锅炉渣8~12%、石英砂3~8%以及10%的氢氧化钠溶液8~12%。
一种低成本多孔陶瓷吸音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联合法赤泥25%、钢渣25%、煤矸石15%、电石渣10%、锅炉渣10%、石英砂5%以及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
所述钢渣主要组成为SiO2 15~20%、Fe2O3 14~18%、Al2O3 6~10%、MgO 5~8%、CaO 40~45%、Na2O 0.2~0.5%和K2O 0.1~0.3%。
所述煤矸石的主要组成为C 15~20%、SiO2 45~50%、Al2O3 20~25%、CaO 5~10%、Fe2O3 5~10%、Na2O 2~3%、K2O 5~8%和MgO1~2%。
所述电石渣的主要组成为CaO 90~95%、SiO2 3~8%、Fe2O3 1~4%、Al2O3 2~5%和C 2~4%。
所述赤泥的主要组成为CaO 45~48%、SiO2 20~23%、Fe2O3 6~8%、Al2O3 5~8%、Na2O 2.5~3%和K2O 1~1.5%。
一种低成本多孔陶瓷吸音材料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百分比取联合法赤泥23~28%、钢渣23~28%、煤矸石13~18%、电石渣8~12%、锅炉渣8~12%、石英砂3~8%、以及10%氢氧化钠溶液8~12%备用;
(2)、将钢渣、煤矸石、电石渣和锅炉渣分别经过破碎机粗碎成10mm以下的颗粒,然后再分别放入球磨机中球磨,使钢渣、煤矸石、电石渣和锅炉渣的颗粒粒径在0.5-1mm之间。
(3)、将步骤(2)经过球磨后的钢渣、煤矸石、电石渣和锅炉渣以及步骤(1)取的联合法赤泥、石英砂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并浸润0.5h,得到混合物料;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料加入模具内,在20MPa压力下压制成型;脱模后的样品在干燥箱内150℃条件下干燥3h;
(5)、将烘干的生坯试样置入马弗炉内按下列几个阶段进行焙烧:
25~250℃,升温速率为3℃/min;
250℃保温60min;
250~800℃,升温速率为2℃/min;
800℃保温60min;
800~1120℃,升温速率为2℃/min;
1120℃保温120min;
随炉冷却自然降温,降至250-350℃时出炉即可得到成品。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9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