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下肢减压治疗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88142.2 | 申请日: | 2015-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5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锋;张帆;潘延凤;王珂;梁高峰;赵静;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黎锋 |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 地址: | 466300 河南省周***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减压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是涉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及双下肢骨折术后的双下肢减压治疗器。
背景技术
膝关节退行性改变、股骨头坏死的形成原因、治疗与预防都离不开减轻关节的负重。目前口服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疼痛,手术治疗对老年人来说风险较大,有些患者因身体其他原因,不能进行手术。但是如果减轻患者的关节负重后,就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而且能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甚至能完全缓解患者的疼痛。目前减轻患者关节负重多采取卧床、使用双拐、手杖等方式;长期卧床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并且容易出现长期卧床并发症;患者使用双拐、手杖不仅不方便,同时患者医从性较差。因此,设计一种既能减轻患者膝、髋关节负重又无需卧床,且使用方便的装置,对于膝关节退行性改变、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还未见诸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下肢减压治疗器,以减轻患者双下肢负重,调节下肢力线,从而缓解负重而引起的疼痛症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双下肢减压治疗器,包括胸腰固定带,所述胸腰固定带下边沿间隔铰接有两个结构相同的人体下肢减压机构;所述人体下肢减压机构均包括:第一支撑杆和铰接于其下端的第二支撑杆,以及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的缓冲脚踏板;第一、第二支撑杆之间铰接有液压支杆;所述缓冲脚踏板为设置有液压腔的空心夹层结构,位于所述空心夹层的下板面上均布开设有多个活塞穿入孔,所述活塞穿入孔为向液压腔内延伸的管腔结构以构成活塞腔,位于每个所述的活塞腔内分别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活塞杆向下延伸出空心夹层的下板面。
所述每个活塞杆的下端分别延伸出空心夹层下板面1cm-3cm,在每个活塞杆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塑胶防滑垫;在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缓冲脚踏板上分别设置有人体大腿固定带、小腿固定带和鞋子固定带。
沿所述空心夹层结构的缓冲脚踏板上缘设置有用于固定鞋子的围板。
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杆均为伸缩杆结构;在所述胸腰固定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立板。
所述缓冲脚踏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液压腔内压力的液压调整阀。
本发明优点在于通过力的传导,将作用在人体下肢上的力量传导到胸腰固定带上,从而通过从物理的方式治疗髋膝关节疼痛,使得患者行走时尤其是上、下台阶和下蹲时能够减轻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压力,达到治疗关节疼痛、延缓病情发展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双下肢减压治疗器,包括胸腰固定带1,胸腰固定带1上间隔设置有八个支撑立板2,在胸腰固定带1的下边沿上间隔人体两胯的间距铰接有两个结构相同的人体下肢减压机构;该两结构相同的人体下肢减压机构均由:第一支撑杆3和铰接于其下端的第二支撑杆4,以及铰接于第二支撑杆4下端的缓冲脚踏板5组成;第一、第二支撑杆3、4均为长度可调的伸缩结构并由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制成;在第一、第二支撑杆3、4之间铰接有液压支杆6,液压支杆6位于第一、第二支撑杆3、4的外侧,液压支杆6的设置是防止患者在行走过程中膝关节失控,起到保护患者作用。如图2所示,缓冲脚踏板5为设有液压腔7的空心夹层结构,位于空心夹层的下板面均布开设有多个活塞穿入孔,活塞穿入孔为向液压腔7内延伸的管腔结构以构成活塞腔8,位于每个活塞腔8内分别设置有活塞9,活塞9的活塞杆10向下延伸出空心夹层的下板面1cm-3cm,在每个活塞杆10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塑胶防滑垫11。在第一、第二支撑杆3、4和缓冲脚踏板5上分别设置有人体大腿固定带12、小腿固定带13和鞋子固定带14;为了使患者的脚部更加牢固地固定在缓冲脚踏板5上,沿缓冲脚踏板5上缘设置有围板15。
本发明使用时,首先根据患者髋关节到膝关节的距离以及膝关节到踝关节的距离,调整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的长度,以达到与患者大腿、小腿长度相适应;然后将胸腰固定带1固定于患者腰胸部位,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分别置于患者两下肢外侧,患者脚置于缓冲脚踏板5的围板15内,通过液压调整阀调节缓冲脚踏板5的液压缓冲压力;最后通过大腿固定带12、小腿固定带13和鞋子固定带14与患者的大腿、小腿鞋子固定牢靠即可。
患者行走时,通过延伸出空心夹层下板面1cm-3cm的活塞杆10起到液压缓冲作用,缓冲后的作用力通过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传递到胸腰固定带上,因此,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大大减轻了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的压力,达到治疗关节疼痛、延缓病情发展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黎锋,未经王黎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8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气式担架
- 下一篇:不同层级严重吸入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