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舱外微调机构的真空光学实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86774.5 | 申请日: | 2015-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9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 主分类号: | G05D3/00 | 分类号: | G05D3/00;G01M1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舱外 微调 机构 真空 光学 实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实验和光学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舱外微调机构的真空光学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光学系统在工作或光学检测时,由于光线传播能力或气流影响敏感等原因下,需要在真空环境里进行工作或实验。一般情况下,光学系统中的光学元件的相对位置关系要求严格,精度要求高,装调过程和装调结果非常关键。然而真空系统的腔体给装调带来了麻烦,真空形成前后,光学结构的力学环境发生变化,光学元件如果不能继续保持原有的相对位置关系,光学系统就可能无法工作,光学检测可能无法进行。
现有的技术真空紫外相关实验等,一般采用真空舱内放置位移调整机构。在打开真空舱门,还未形成真空环境时,光学系统进行初调,关闭舱门形成真空后,如果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就通过舱内位移调整机构将其调回原来位置。但真空舱内的位移调整机构,由于要考虑真空兼容性,如放气必须很小,材料要求高,还必须采用特殊的润滑方式,从而导致成本很高;调整运动采用真空电机,其存在的发热现象导致的热涨冷缩现象,影响光学件的位置精度;另外,即使像真空舱舱门开闭引起的系统重心变化,也会影响光学件的位置关系,导致光路变化。
现有的舱外调整机构,通过一个波纹管将一根棒伸入真空舱。虽然能够在舱外进行一些调整,但在真空形成过程中,由于大气压力的变化,将产生微小的形变。另外其承载力也比较小。
过去在真空系统设计时,光学元件与真空舱刚性连接,舱门开闭的形状变化、真空形成前后的气压变化,使得真空舱发生形变,易于对光学元件的位置产生影响。或者即使用单个的柔性波纹管,气压变化仍然影响光学件所连接结构的受力,产生形变。如果不把光学元件统一地刚性固定在同一个刚体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难以固定,如较细长的光路一般设计到真空管道中,而真空管道之间在用波纹管对接时,真空形成前后的压力差,会导致长度变化。如果光学元件固定在真空系统上,光学元件间的位置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如何将众多的光学元件在真空环境下将结构基础稳定地统一,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
光学系统在精密度较高时,环境振动引起的微小形变也将影响其正常工作。通常使用的真空泵振动较大,而振动小的真空泵在选择时在应用上受限制。如等离子泵虽然没有振动,但抽速较小、有饱和现象。
将真空系统与光学系统一起隔振时,由于真空罐的重量较大,对隔振的要求将提高,真空罐门的开关引起的重心变化,对光学基础产生着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将光学元件与真空舱之间实现柔性连接,力图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
(1)光学系统在真空环境中的单独隔振问题;
(2)光学结构在真空形成前后,相对位置易受影响问题;
(3)光学结构在真空舱门开闭前后,相对位置易受影响问题;
(4)调整机构成本高问题;
(5)系统同时考虑了和过去光学与真空舱刚性连接设备的兼容性。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舱外微调机构的真空光学实验系统。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6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