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频感应电防漏钢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6436.1 | 申请日: | 2015-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3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托普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感应电 防漏 钢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炉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频感应电防漏钢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感应电炉炼钢是利用交流电感应的作用,使钳锅内的金属炉料(或钢液)本身发热而熔融的一种炼钢方法,其中钳锅又称之为炉衬,用耐火材料打制而成。炉衬根据所使用的耐火材料不同,而又分为酸性料、碱性料和中性料,酸性料主要以硅砂为主的耐火材料,炼钢过程中造酸性炉渣,不能脱硫、磷;碱性料主要以镁砂筑成,炼钢过程中造碱性渣,具有一定脱硫、磷能力;中性料主要以Al2O3为主的莫来石、刚玉等料为主,显中性材料筑成,在熔镍铬合金,尤其要求钢液出炉温度较高时(≥1700℃),小吨位中频感应炉所用材料大多是偏中性的耐火材料。
中小型企业所用的感应电炉,根据炉体外部结构形状又可分为两种,圆炉和方炉。现将圆炉和方炉的优缺点列表如下:
中频感应电炉2T以下为方炉,3T炉炉体为圆炉,打制炉衬方法分为干打和湿打两种。根据所选用的耐材不同,打制方法也不同:1.0T(含1.0T)以下选用炉衬材料为中性料,用干打方法;1.0T以上用镁砂料筑成,采用湿打。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未用中性耐火材料打制炉衬前,整个炉体结构由铝制炉面板1、石棉板2、出钢槽支撑3、绝缘板4、炉壳5、感应圈6、炉底浇注底板7、紧固螺栓8组成。
如图4、图5及图6所示,用中性干材料将炉衬打制完成后,整个炉衬分为炉嘴9、炉领10、炉壁11、炉底14四个部分。
炉体、炉衬会频繁出现炉领、炉嘴处穿钢、漏钢的原因如下:1)、每次熔炼满钢水的位置就在炉领处,接触到钢水的干打料与未接触到钢水受热膨胀不同,上、下受力不均;2)、绝缘板所处位置,钢水的冲刷力最严重;3)、石棉板装、拆卸时,需轻拿轻放,稍微受到碰撞易碎,装配易出现不平或要用石棉布垫起找平;在炉衬受热膨胀过程中易出现断裂、炉体紧固支撑力减弱,炉领部位炉衬受热时向外膨胀,出现错位、裂纹、钢水沿裂缝流出;石棉板受力不均或不及时,极易变形、开裂;更换频率快;不能防穿钢及漏钢;需要经常更换;4)、炉嘴是用带有粘结剂的干打料打筑而成,熔炼出钢过程中,炉嘴料受热,稳定性差,局部膨胀时受不到稳固的石棉板的支撑和保护,铸件出现裂纹,故而导致钢水漏出;5)、碎裂后的石棉板,若不及时拆卸,只能频繁的重筑炉领和炉嘴;若不拆卸,新的石棉板使用时间不会太长。从以上原因不难看出,这种炉体用石棉板和炉嘴结构不符合实际应用,尤其是熔炼高温合金钢时,更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而频繁造成穿炉事故。
中频感应电炉在使用过程中,炉衬上口部位即炉领部位经常出现穿钢、漏钢现象,一旦出现此种情况,会击穿感应线圈,造成线圈漏水、打火而停炉,严重时,感应线圈水向内侧渗漏,与炉内高温钢液相接触而发生爆炸,造成安全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托普工业(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托普工业(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64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液体冷却器
- 下一篇:一种双向热风循环的烘干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