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键结构及输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5530.5 | 申请日: | 201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1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湘凤;吴健民;赵张凯;陈飞雅;王治安;高黄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结构 输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具体而言,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震动回馈的按键结构及具有此按键结构的输入装置及其压电致动器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的薄型化要求日益增高,适用的按键结构高度显著缩小。因此,习知按压行程较大的机械式按键结构已逐渐为小行程按键或触碰式按键所取代。然而,随着行程的缩小或采用触碰式输入,使用者通常难以感受到按压回馈,导致使用者无法确认按压操作是否完成,造成操作上的困扰。
目前已有以震动器产生震动以提供使用者按压回馈的设计,但此设计通常是在既有的按键结构加设震动器,或是震动器与按键结构的整合具有复杂的电路及支撑设计,不利于薄型化。再者,行动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或智慧型手机的屏幕键盘,在手指触碰时虽然会提供震动回馈,提示使用者已完成按压操作。然而,此类提供震动回馈的装置通常是使整个装置一起震动,或是使装置的某个面震动,无法提供独立与局部的回馈,不利于操作确认。
因此,如何在薄型化同时达到有效的震动回馈为按键结构设计的主要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震动回馈功能的按键结构及具有此按键结构的输入装置,以提供独立及局部的按压回馈,提升使用者的使用经验。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及具有此按键结构的输入装置,其具有多层式薄膜结构,有效缩小按键尺寸,增加可应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震动回馈的按键结构,其包含电路支撑结构、压电致动器、感应单元以及控制电路。电路支撑结构具有容置空间、第一接点部及第二接点部,该第一接点部伸入该容置空间且该第一接点部与该第二接点部电性隔离;压电致动器叠置于该电路支撑结构上,该压电致动器具有被驱动部及压电部,该压电部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压电部供电连接该第一接点部,该被驱动部受该电路支撑结构所支撑并供电连接该第二接点部;感应单元设置于该电路支撑结构下方,当该感应单元被触发时可输出触发信号;控制电路耦接于该感应单元与该压电致动器,该控制电路接收该触发信号而可输出驱动信号给该压电致动器;其中当外界施加按压力时,该按压力透过该压电致动器及该电路支撑结构而向下传递以触发该感应单元,使该感应单元输出该触发信号,进而使该压电致动器接收到该驱动信号而震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结构还包含基底层,该基底层设置于该感应单元下方,以增进该按键结构的结构强度。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结构还包含包覆层,该包覆层覆盖于该压电致动器上,该包覆层具有字符或图案以作为键帽层。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结构还包含包覆层,其中该压电致动器、该电路支撑结构、该感应单元及该基底层完全被包覆于该包覆层内。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电路支撑结构包含支撑层和电路径层。支撑层具有容置部;电路径层叠置于该支撑层上以与该容置部形成该容置空间,该电路径层具有第一电路径及第二电路径,该第一电路径包含该第一接点部,该第二电路径包含该第二接点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电路径层具有开口及舌部,该开口对应该容置部以与该容置部形成该容置空间,该舌部自该开口的一侧朝该开口突伸,该第一接点部设置于该舌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电路支撑结构还包含保护层,该保护层设置于该电路径层上以遮蔽除该第一接点部及该第二接点部之外裸露的该第二电路径及该第一电路径。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电路支撑结构包含支撑层、第一路径层和第二路径层。支撑层具有容置部;第一路径层叠置于该支撑层上,该第一路径层具有第一电路径,该第一电路径包含该第一接点部;第二路径层具有第二电路径,该第二电路径包含该第二接点部,其中该第二路径层叠置于该第一路径层上并裸露出该第一接点部及该第二接点部,该第一路径层及该第二路径层与该容置部共同形成该容置空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电路支撑结构还包含保护层,该保护层设置于该第二路径层上以遮蔽除该第一接点部及该第二接点部之外裸露的该第二电路径及该第一电路径。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容置部为形成于该支撑层的开口或凹槽。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路径层具有第一开口及舌部,该第一开口对应该容置部,该舌部自该第一开口的一侧朝该第一开口突伸,该第一接点部设置于该舌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5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