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筒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085024.6 | 申请日: | 2015-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卢一先;卢贤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朗科化纤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5/088 | 分类号: | D01D5/08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 地址: | 2152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筒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聚酯纤维都是采用聚酯熔融体在压力作用下从喷丝板快速喷出,然后在冷却风的作用下冷却成丝,从喷丝板喷出的聚酯纤维从297℃的高温经过还吹风风筒急速冷却,使得聚酯纤维急速从熔融状态冷却凝固,成为固态的纤维,其中急速冷却的过程尤为重要,从风筒吹出的冷却风越均匀,生产出的聚酯纤维性能越好,此外,目前的风筒吹出的气流都是水平方向的,在风筒内部与聚酯纤维接触的气流存在一定的乱流,从而使丝束抖动,条干过大,影响产品的品质,目前需要一种风向稳定的冷却风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筒组件,包括位于外层的分布有多个通孔的外风筒和位于内层的多层丝网组成的内风筒,所述外风筒与所述内风筒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内风筒的外侧还设置有导流层,所述导流层均匀分布有自外而内倾斜向下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倾角角度为45°。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六边形孔。
优选地,所述导流层为卷绕成圆筒状的蜂窝板。
优选地,组成所述内风筒的多层丝网为钢丝网。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由于本发明的内风筒的外侧加设了导流层,将气流倾斜向下导入内风筒,可使得风筒内与聚酯纤维接触的气流均为稳定向下,使得气流平稳,增加了聚酯纤维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放大示意图A。
以上附图中:1、外风筒;2、内风筒;3、导流层;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3所示。
一种风筒组件,包括位于外层的分布有多个通孔的外风筒1和位于内层的多层丝网组成的内风筒2,外风筒1与内风筒2之间设置有间隙,其特征在于:内风筒2的外侧还设置有导流层3,导流层3均匀分布有自外而内倾斜向下的通孔4。
通孔4的倾角角度为45°。
通孔4为六边形孔。
导流层3为卷绕成圆筒状的蜂窝板。
组成内风筒2的多层丝网为钢丝网。
本实施例的内风筒2的外侧加设了导流层3,将气流倾斜向下导入内风筒2,可使得风筒内与聚酯纤维接触的气流均为稳定向下,使得气流平稳,增加了聚酯纤维性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朗科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吴江朗科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5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触媒工作服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棉/棕丝混纺的预制棕丝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