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焦油的加工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4872.5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3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凯沃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14 | 分类号: | C10G6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栾波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焦油 加工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焦油深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焦油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煤焦油是以芳香烃为主的有机混合物,可以加工成各种化学品,也可以加工成高品质燃料油。煤焦油是炼焦工业及煤气化工业的重要副产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钢铁工业的不断深入发展,焦化工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现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焦炭和煤焦油生产国家。到2012年底全国煤焦油产量已超过2500万吨/年,而煤焦油实际深加工量不足800万吨/年,资源浪费严重。随着煤焦化产业的发展,煤焦油的产量在不断增加,因此煤焦油的清洁加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是直接将煤焦油出售,不仅附加值低,而且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于是如何合理利用煤焦油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变得越来越迫切。以煤焦油为原料采用加氢工艺制取清洁燃料油,不仅符合国家开拓新能源、保护环境等政策的要求,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煤焦油中机械杂质和灰分较高,通常情况下机械杂质含量为1%左右,灰分含量也高达0.1%-0.5%。由于灰分粒度很小、含量高,不易脱除。而灰分含量高则会严重制约了加氢装置的运行周期。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焦油的加工方法,所述的煤焦油的加工方法可以将灰分和机械杂质含量脱除至5μg/g以下,为加氢裂化提供优良的原料,延长了加氢装置的运转周期。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煤焦油的加工系统,该系统具有简单易操作、占地面积小、价格低廉、节能环保等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焦油的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A:用压滤机过滤除去煤焦油全馏分中直径为20-50μm的杂质,得到第一流出物;
步骤B:将所述第一流出物与柴油馏分以1:0.1-5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混合油;
步骤C:用压滤机过滤除去所述混合油中包裹了直径为1-20μm的杂质的颗粒物,得到第二流出物;
步骤D:将所述第二流出物进行加氢裂化。
上述煤焦油的加工方法,先采用普通压滤的方式将煤焦油全馏分中直径为20-50μm的大颗粒机械杂质和灰分脱除,然后再与柴油馏分混合进行沥青质析出,沥青质会将煤焦油全馏分中剩余的小颗粒机械杂质和灰分(指直径为1-20μm的杂质)包裹形成易脱除的大颗粒(直径大于20μm),之后再通过压滤脱除这些杂质,此时煤焦油全馏分中的机械杂质和灰分基本被完全脱除;最后再将脱除这些杂质的煤焦油加氢裂化,得到石脑油、柴油等馏分。
由此可见,上述过程通过分步、有序的脱除方法将煤焦油全馏分中的机械杂质和灰分含量降至5μg/g以下,使加氢裂化能顺利、高效地进行,同时也延长了加氢装置的运行周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的混合是在80-100℃下进行。
由于煤焦油常温粘度大,而在80-100℃下煤焦油粘度能降低至2-10mm2/s,利于过滤,但若温度再高容易造成二烯烃聚合以及沥青质聚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在混合之后还包括:加入絮凝剂,再停留30-120min。
加入絮凝剂利于沥青质将小颗粒包裹。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剂为以下中的一种或几种: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啶盐、聚乙烯亚胺。
这些絮凝剂对沥青质包裹小颗粒都有较好的改善效果,而且价格低廉。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剂的加入量为所述煤焦油全馏分重量的0.01%-0.1%。加入过多的絮凝剂反而会降低杂质去除率,同时经济效益也低。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的柴油馏分的芳烃含量在5%以下,链烷烃含量在40%以上。如果芳烃含量高、链烷烃含量低,则不利于沥青质的析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的柴油馏分选自步骤D中加氢裂化的柴油馏分:采用该方式可以将脱除机械杂质及灰分的过程与加氢过程循环起来,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所述第一流出物与柴油馏分以1:0.2-3的体积比混合:更易析出沥青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和C中的压滤机的过滤介质为硅藻土、白土、活性炭的一种或几种:成本低。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C之后和所述步骤D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凯沃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凯沃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4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